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決勝垃圾分類的鮮活實踐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始 端

  ——“三次四分法”破解分類難題,“智慧分類”云平臺加強日常監管,履約保證金制度強化分類意識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是對農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一場變革,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實行的是“三次四分法”。“三次”具體指農戶在源頭進行第一次分類,以“會爛”“不會爛”兩分法投放至垃圾桶;保潔員上門收集時,對分類不徹底的垃圾進行第二次分類;最后,終端運維人員對分類不精準的垃圾進行第三次分類。“四分”是指將垃圾分為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為了引導農戶進行正確分類,衢江區建立了“智慧分類”云平臺,對垃圾分類情況記錄評分。

  在西山下村,記者看到,農戶的垃圾桶上方有一張專屬二維碼,保潔員上門收集垃圾時,以手機掃描,對該農戶的分類是否合理、是否主動投放、桶身是否清潔等情況,給予“好、中、差”的評價。這些評價自動上傳至“智慧分類”云平臺,每月自動生成“紅黑榜”,紅榜的農戶可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積攢到一定的積分,可以到兌換超市兌換生活用品;黑榜的農戶則需接受鄉鎮、村干部等的入戶再教育。

  更為直接的激勵約束體現在履約保證金制度上。在試點嶺洋鄉,普通農戶每戶繳納100元履約保證金,低保戶和低收入農戶自愿繳納,經營戶適當增加,村委會負責征收。年終時,根據年度評分表,評價為優的農戶,除返還履約保證金外,還按1∶1的比例給予獎勵;評價為良的,全額返還履約保證金;評價為差的,僅返還50%的履約保證金。自去年實施以來,嶺洋鄉農戶的垃圾分類正確率從原先的不到30%,迅速提高到85%以上。

  中 端

  ——第三方運維實現政企共贏,有針對性的考核、管理機制凝心聚力,智能化監管系統提升效率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政府方面積極發力,衢江區依托第三方專業人才、專業設備等,規范管理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并有針對性地實行多種考核機制。

  對于第三方運維企業,實行“一分雙評”和“千分制”考核機制。即運維企業與鄉鎮“捆綁”打分,鄉鎮得分即運維企業得分,以此促成雙方密切配合、深入合作。同時,又賦予鄉鎮對運維企業評分的權利,實行“千分制”考核,其中鄉鎮日常管理占300分、區月度督查占300分、年度任務指標完成情況占400分。區政府按照月度考核得分,預撥給運維企業80%的運維經費,年底再根據考核結果統一結算,以推動運維企業履職盡責。

  對于保潔員,實行“五星考評”機制,即三星起評、一月一星、五星嘉獎、零星清退,星級評定與工資直接掛鉤。保潔員大部分為運維企業聘用的當地低收入農民,這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為低收入農戶找到了一條穩定的增收來源。“五星考評”實施以來,衢江區30%以上的農村保潔員提升為四星級保潔員,48人被評為五星級保潔員,也有21名保潔員被清退。

  此外,為方便保潔員開展分類收集,衢江區對所有公共垃圾桶進行集中整治,要求每個行政村必須有一組四分類垃圾桶,其他公共垃圾桶則按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一組規范設置,實現垃圾“干濕分離”,大大方便了保潔員的二次分揀。

  對于運輸車輛,實行“三色管理”機制。區里配置專用車450多輛,研發了生活垃圾智能監管系統,每日從出勤率、收運效率、運輸路徑等維度對清運員的作業效率進行分析,對脫崗未作業、在崗未規范作業、在崗規范作業車輛進行紅、黃、綠三色標注,予以相應的規范和提醒。

  末 端

  ——多樣化的處置方式物盡其用,垃圾兌換服務全覆蓋激發群眾分類積極性,垃圾直運處理準確及時

  對于易腐垃圾,主要按資源化循環利用的思路處理,大致有3種處置方式:一是歸山還田。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在人口稀少、生活垃圾量小、環境承載力大的山區庫區,發動農戶將易腐垃圾歸山還林,實現源頭就地減量。二是陽光堆肥。主要用于處置季節性、突發性、爆發性的生活垃圾,如滯銷的板栗、竹筍、柑橘等。該方式較依賴天氣,成肥周期較長,一般需要3個月以上,是一種輔助性做法。三是機器制肥。這種方式成肥周期短、減量成效明顯,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智能化管理,是衢江區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處置方式。

  目前,衢江區建成機器堆肥房32座,采取微生物發酵資源化快速成肥工藝,額定日處理量25.6噸,實際使用按額定日處理量80%計算,年可減量7500噸以上。

  對于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主要通過生活垃圾兌換超市進行處置。衢江區目前以“點線面”的布局,實現了生活垃圾兌換服務全覆蓋。“點”,是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規模較小但功能相對完善的垃圾兌換點;“線”,是具有物品回收和積分功能的流動兌換車,以此打通偏僻自然村的“毛細血管”;“面”,是以鄉鎮為單位建立的開放時間穩定、兌換物品豐富、功能完善的垃圾兌換超市。

  此外,衢江區還建立了一座再生資源處置中心,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具備大件垃圾綜合利用和可回收垃圾分揀分級打包功能,進一步提高了可回收物的回收價格,激發了人們垃圾科學分類的積極性。

  對于其他垃圾,主要通過第三方企業進行直運處置。衢江區投入車輛設備16套、新型密閉式地埋桶220處、密閉式垃圾轉運站9座、可移動垃圾收集箱45個,確保準確、及時將垃圾直運到區級垃圾處理中心。

  (李朝民 鄧保群)

  摘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