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綠谷休閑養生園之巔,俯首即可望見500多畝連綿的油茶園,一叢一叢的油茶樹擁簇著,墨綠中透著新綠。如練如帶的山路上,綠葉鋪陳下的獼猴桃早已探出毛茸茸的“腦袋”……而在13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山。
潛林英是這里的主人。13年,讓荒山變了模樣,潛林英也由一名普通的山村農婦,變成了產業振興的領頭人,完成了人生的蛻變。
從熱心助農起步
高山綠谷休閑養生園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縉云壺鎮和美村上加坪,占地1200畝,距縉云縣城42公里。2018年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企業,省“農民田間學校”。養生園集生態農業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等為一體,提供餐飲、住宿、燒烤用具租賃等服務。
潛林英是土生土長的縉云人。走出校園后,在溫州打工十余載,1999年,她和丈夫揣著打工的一點積蓄,回到家鄉創業。
她的家鄉舒洪鎮姓王村有著良好的油茶資源,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油茶園。不過,山油茶村民們舍不得自己吃,而是囤起來賣錢,潛林英就熱心地幫村民們代賣山茶油,沒想到無心插柳,竟然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幫助村民賣山茶油的過程中,潛林英看到了山茶油的市場前景。2002年,她添置了榨油設備,開始收購油茶果,用土法加工山茶油,既為村民解決了后顧之憂,又給自己的創業之路增添了籌碼。
就這樣,潛林英的土法加工山茶油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沒幾年時間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2006年,她投資200萬元,成立了仙都山茶油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了高山油茶專業合作社,有社員100多名,油茶園3000多畝。
與千畝荒山結緣
在用土法加工山茶油的那幾年,收購的油茶果質量參差不齊。潛林英感覺到,想做大事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油茶基地。
2006年,壺鎮上加坪的千畝荒山向社會公開招投標,潛林英意識到,這是一個商機。“在別人眼里,這片荒山不值錢。但我相信,用心管理后,每一片青山都有寶藏。”潛林英說。
自承包了上加坪這片荒山后,潛林英開荒歷時半年,整地又花了半年,再自費修了8公里的山路,踏踏實實做起了山里的女人。
直到2009年,一切就緒后,潛林英才種下500畝的油茶樹。
種下的油茶樹要4年才能結果,這么大面積的油茶園要怎么管理?技術要點怎么掌握?質量該如何保證?千頭萬緒,如潮水般涌來,令人應接不暇。
粗放式管理、有機種植,是潛林英從千頭萬緒中抽絲剝繭得出的最佳方案。為此,她專門從中國林科院亞林所請來專家到現場指導,并請專人管理油茶園,從根本上解決了種植技術與管理的關鍵難題。
雖然不必事事躬親,但“干一行、愛一行、懂一行”的傳統不能丟。于是潛林英重啟了求學之路,大大小小有關油茶種植的培訓會以及省農科院、杭州農科院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和身影。
潛林英愛美,但為了上加坪這片油茶園,她不得不在驕陽似火的時節,頭戴笠帽、裹緊褲腳、手執鐮刀,爬上高山,鉆進油茶園中齊腰高的草叢堆里,與員工一起人工鋤草,賦予油茶園充足的養分。她也不得不在修山路的時候,騎著摩托車跟在工程車后面,勞心工程進度。每當累了倦了的時候,她就登上山頂,極目遠眺,看破云而出的巍峨山峰,聽山風呼嘯,抬眼望瓦藍瓦藍的天,心曠神怡之余,煩惱煙消云散。
在農旅融合中“淘金”
為了真正走上農旅融合之路,潛林英早早就開始了對蔬菜、水果種植的學習。
在油茶樹還是幼齡的時候,潛林英就想到了在油茶樹下套種白術等中藥材。試種階段,她除了自己上陣外,甚至把開琴房的愛人也拉上了山。山上住了一段時間后,夫妻倆都被曬得黑黝黝的。
2017年,潛林英又投入1000多萬元,依托上加坪獨特的高山小氣候和繁茂的植被,建起了高山綠谷休閑養生園,實現了在山上有修剪、嫁接油茶樹等農事體驗,有可垂釣采摘水果的農業觀光,有度假休閑賞日出的農旅融合之路。
這些年,高山綠谷休閑養生園不僅產出的山茶油銷路看好,且每年的7月?10月,吸引了無數本地或鄰近縣市的游客前來度假或旅游,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顯現。
潛林英說,以前一心務“農”,辛苦操勞,如今農旅融合,面對良辰美景,自己每天心情舒暢,而且經濟效益大幅增長。更為難得的是,農旅融合還帶動了周邊3000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自己都感覺很有成就感。
這些年,潛林英還在油茶基地里養了幾千只雞和一些山羊,種下了成片的高山蔬菜。為了讓游客吃上最正宗的稻米和水果,她還成功試種了200畝旱地稻,打造起了5公里長的獼猴桃生態走廊,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00多萬元。“我還記得當年去考察上加坪的時候,山上的草比人還高,一片荒涼的景色。現在你再看看這里,那真是不一樣了。”潛林英感慨地說。
荒山變成花果山!但潛林英并不滿足于此。她說,接下來,她還想爭取省里“研學教育基地”這塊牌子,做深農旅融合文章。想把在老家的山茶油加工廠搬到山上來,繼續擴大油茶園套種中藥材面積,把油茶園變成油茶公園。
(丁 罡 劉 斌 夏 霞)
摘自《農村信息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