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首次脫貧縣全國抽查 查什么?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從2018年起,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由各省區市統一組織實施,并對退出貧困縣的質量負責,中央進行抽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今年7月初開始,進行首次脫貧摘帽縣全國抽查。

  這次抽查采取什么方式?抽查人員有何變化?抽查結果會如何評估?抽查會不會增加基層負擔?國務院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全面解讀。

  抽查范圍:共60個縣,中西部22個省區全覆蓋

  截至今年5月中旬,中西部22個省份共283個貧困縣宣布脫貧,至此全國共有436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摘帽進程過半。

  此次全面抽查將對中西部22個省區市全覆蓋,共抽查60個縣,對每縣約1000戶開展入戶調查。抽查內容將聚焦3個方面:退出程序的規范性、退出標準的準確性和退出結果的真實性。除了入戶調查,將組織部分縣鄉村干部座談訪談,抽查省市縣三級貧困縣退出的相關材料、省級專項評估檢查工作方案、省級評估檢查數據和調查問卷等。

  為什么要每個縣選取1000戶左右的樣本?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夏更生介紹:“可以防止簡單的小樣本調查影響對總體情況的準確判斷,確保評估的科學性、公正性。”

  抽查人員:第三方評估人員全員考試考核上崗

  此次抽查采取“組合拳”的方式,包括第三方評估、暗訪和相關部門提供情況。

  為確保第三方評估暗訪人員更具公信力、說服力,抽查將“盡銳出戰”:參加評估的10家第三方評估機構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出;人員組成中,熟悉脫貧攻堅政策、了解農村情況、評估經驗豐富的專家246人,占10.55%;評估團隊實行老帶新、專家帶學生的“雙帶”模式;評估人員全員考試考核上崗,考試合格率達90%以上方可參加抽查工作,不合格的堅決不用。

  調查方式: 既做“選擇題”,又做“問答題”,還做“分析題”

  在抽查人員進行實地調查時,針對發現的問題,將及時與地方溝通、反饋,防止誤判、錯判和漏判。評估人員發現疑似問題后,要固化證據、及時上報,進入問題核查程序。

  據介紹,此次抽查堅持凡疑必核,入戶調查不是簡單的問卷調查,而是看實情、聽實話和查實據三者有機統一。“調查時如果有貧困戶表示不滿意,我們都會問‘為什么’,再結合其他情況進行綜合評判。”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說。多次接受過第三方評估的重慶豐都縣委書記徐世國舉例說:“就滿意度調查來說,現在的評估已從最初簡單由群眾做‘選擇題’,到現在既做‘選擇題’,又做‘問答題’,評估組最后還要做綜合‘分析題’。”

  基層減負:不讓鄉村填表報數,不把報表好壞當成工作好壞

  此次抽查將四措并舉減輕基層負擔。一是所有抽查數據由評估人員自行采集,不讓鄉鎮和村填表報數;二是用好省級調查數據和省市縣評估檢查文件資料,不干擾基層日常工作;三是嚴肅抽查紀律,第三方評估機構的交通、食宿費用全部自理;四是對搞形式主義、增加基層負擔等違規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據介紹,國務院扶貧辦今年專門開發了脫貧攻堅考核評估軟件系統,與全國扶貧開發系統對接,確保考核評估減負不降質量。同時,“不把報表好壞當成工作好壞”進行評判。

  抽查結果:不把“達標賽”變成“錦標賽”

  貧困縣只要符合退出條件,即可脫貧摘帽。如何運用抽查結果?一是不打分、不排隊,不把“達標賽”變成“錦標賽”;二是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省區市,督促抓好整改落實;三是精準問責,不把錯退、漏評等問題簡單作為問責依據,但對工作中存在惡意造假、嚴重不實的,將進行嚴肅問責;四是抽查情況將納入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要綜合運用評估結果,防止把‘達標賽’變成‘錦標賽’。不能貧困發生率降到2%以下后,再按照1.8%、1.6%確定兩個檔次,1.8%的表揚,1.6%的約談。”夏更生強調,“這違背了第三方評估貧困縣的目的和初衷,是我們要著力反對和糾正的。”

  (原碧霞)

  摘自《半月談》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