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個森林覆蓋率極高的國家,不僅山區里覆蓋著大片森林,大小城市里也有占地面積極大的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當然是好事,然而一旦發生森林大火,不僅對生命財產安全有極大威脅,對大自然的生態也是一種極大的破壞。因此,在森林防火上,德國人很注重防患于未然。
去過德國的人都會注意到,它們的森林與森林之間總是有草地隔開,黑色的是森林,綠色的是草地,遠遠望去黑綠相間。一般人會以為,這大概是德國人的審美趣味罷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它是德國人防止森林大火的一招:即便有一片森林著火了,因為有草地作防火隔離帶,大火也不易蔓延到其他森林。在海拔超過1000多米的阿爾卑斯山,就可以看見密林中穿插著大片草場,草場上放養著牛羊,起的就是防火隔離帶的作用。
阿爾卑斯山上有不少旅館酒家,這些服務設施的周圍,也環繞著草場,形成一片開闊的空間,一為觀光營造了縱深感,二則可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到旅館酒家。
森林大火的產生,雖然與天氣條件緊密關聯,但也與森林的樹種構成關系極大,像松樹等含油量高的針葉樹類,著火的風險就很高。為此,在大片針葉樹的森林中,德國人特意種上刺槐、紅橡等不易著火的樹種,作為延緩火勢蔓延的隔離帶。此外,德國人還在森林中開設寬闊的林道,一是用于機動車平時的森林作業,二是有利于在森林大火時消防車能及時趕到,三是起防火隔離帶的作用。
對于城市的森林公園,德國人也極注意防火。像森林公園覆蓋面積幾乎超過城市總面積一半的慕尼黑,消防用道就像蛛網一樣公布在森林公園內,一旦森林著火,消防車可迅速開到公園的各個角落。同時,森林公園旁都有河流小溪或人工湖,方便取水滅火。如果沒有可取水的小溪和人工湖,一般會鋪設有消防用的供水管道。
還有,種植于居民區四周的樹木,有關部門也會精心挑選,一般不栽種含油量高的樹種;而居民區之間,還設置草地作為防火隔離帶或設防火墻。
在防火方面,德國人的心思真是縝密。
(楊佩昌)
摘自《羊城晚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