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這些疾病自測法是自己嚇自己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人吃五谷雜糧,生活中免不了有頭疼腦熱、身體不適的情況。很多人工作忙不想去醫院,便靠瀏覽網頁或道聽途說按圖索驥給自己斷癥,然后再到藥房買點藥吃了事。這些教普通人“自己給自己看病”的方法真的靠譜嗎?最近,記者采訪了相關醫師,聊一聊這些流傳甚廣的疾病自測法。

  耳朵發黑說明患有腎衰竭?

  網傳人體的耳朵與腎臟有很大關系,如果耳朵變黑了很有可能是患了腎衰竭。這是真的嗎?

  “耳朵等部位出現發黑現象,確實可能存在患病的風險,但是還要甄別‘發黑’究竟是正常曬黑,還是毫無光澤的病癥現象。此外,即便耳朵出現病態發黑,病人也不一定患了腎衰竭。”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伍利芬對記者說。

  “耳朵雖然面積很小,但是也可細分成多個部位,上面分布了多個穴位,對應著身體的不同器官和部位。”伍利芬說。若出現了不尋常的病變,不一定就是腎臟出現了問題,還要再結合其他正規的檢測手段,確診是否患病及患何種病。

  耳部結節凹陷是肝硬化、腫瘤前兆?

  在某醫學咨詢網站上,經常會看到一些民眾咨詢:耳鳴眩暈、耳部有可疑結節,是不是惡性腫瘤?除了結節,耳朵局部還可能出現條索狀隆起、點狀凹陷等情況,很多人相信,這些是肝硬化、腫瘤的征兆。

  在伍利芬看來,不論是結節、隆起還是凹陷,都是一種提示,身體內部某個部位出現了問題,應該注意調理并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不應過分慌張,蓋棺定論為腫瘤等嚴重疾病。

  “通常,耳部有隆起或結節預示氣血凝滯不通,凹陷則可能由氣血虛弱導致。” 伍利芬表示,即便同樣是氣血虛或滯,不同器官也有輕重緩急之分。例如,耳朵的對耳輪上存在對應的頸椎點,若該部位出現明顯凸起或凹陷,則很可能是頸椎病,大多數情況是“慢性病”;而耳甲腔對應臟器,如該部位出現了問題,則有引發“急癥”的風險。因此,若耳部出現病癥,還需要及時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結合舌診和現代醫學檢測手段才能確診并對癥下藥,自行診斷存在一定風險。

  女性嘴唇發暗意味著有婦科病?

  “女性嘴唇發暗與有些婦科病相關,但二者不能畫等號。”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中醫治未病科副主任張慧指出,并非所有的婦科疾病都表征為唇暗。中醫認為唇暗與血瘀、血虛及寒證相關。如宮寒、貧血及寒凝血瘀都可導致唇暗。

  另外,先天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肺心病等缺血缺氧也可出現唇暗的癥狀。“嘴唇發暗的原因很多,如果出現這個癥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找出確切病因,及時診治。”張慧說。

  “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病情的一種方法,“望”為“四診”首位,通過望唇色結合其他資料,可以診斷出體內的問題,除了臨床用藥外,患者還可通過運動、養心、規律飲食和作息等調節身體。

  指甲有白點、豎紋表明有蛔蟲、缺鈣?

  “經常有人致電咨詢我,指甲上有白點或豎紋,是不是缺鋅缺鈣?實則不然。” 伍利芬表示,還有人認為指甲上有白點是肚子里有蛔蟲,指甲上出現豎紋說明體質差、腸胃不好,事實上,這些指征并不準確。

  指甲白斑可能由外部輕微損傷引起,只不過指甲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這些創傷可能是好幾個星期以前的,現在才長出來。也可能因體內因素產生,如熬夜、情緒差、壓力大等,引起體內肝火旺盛,導致指甲長斑、眼紅、眼干、耳鳴等癥狀,應適當調節心情,保證充足睡眠,就會好了。

  “若指甲出現豎紋,則通常是機體衰老的征兆。” 伍利芬說,若豎紋數量不多、指甲沒有其他伴隨癥狀,也不需要過度緊張,機體衰老是人生命中的正常過程。若指甲存在豎紋,還伴隨皮膚干燥無光,則可能與人體操勞過度、經常過度熬夜有關,應注意補充水分、適當休息。值得注意的是,若指甲出現橫紋,相對來說是個重要的信號,可能是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的信號,應引起注意并及時排查。

  “還有一些人即便患病,在面部、耳部、指甲上也可能沒有十分明顯的表現癥狀,本著預防的性價比高于治療的原則,請民眾一定要定期體檢,采用合規合理的醫學檢測手段長期監測身體,切不可諱疾忌醫。” 伍利芬說。

  (于紫月)

  摘自《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