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歐盟對推廣轉基因產品的態度相對保守。盡管如此,在此之前,歐盟已批準了107種轉基因作物進口許可,對于沒有自己轉基因作物的地區來說,這并不是個小數字。”7月29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7月2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批準10種轉基因產品在歐盟上市,其中9種用作食品或飼料,另一種用作觀賞性切花。
許用不許種源于利益而非安全考慮
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報稱,本次批準有效期10年,但頒發的“許可證”僅允許按批準用途使用,并不包括進行種植。
“許用不許種,體現了歐盟在轉基因應用上一貫保守的態度。歐洲不缺糧,沒有自己的轉基因品種,從產業和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出發,不允許種植轉基因產品有其利益上的考慮。”姜韜說。盡管如此,歐盟在轉基因應用上的保守主義依然要受到市場需求和對美雙邊貿易協議的制衡,因此,歐盟一直在批準轉基因產品的進口。
“歐盟的政策盡管保守,但也沒有違背轉基因安全性的科學結論。歐盟從來沒有以轉基因不安全為由來拒絕轉基因,都是以程序上有缺陷等操作層面的理由來退貨。”姜韜強調。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的數據顯示,歐盟批準上市的轉基因產品種類要比中國多。
歐盟曾發布轉基因技術權威結論
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報稱,本次獲批的轉基因產品中,一種棉花、5種玉米和一種大豆新獲批用作食品或飼料;一種油菜和一種玉米是“許可證”到期,此次獲得續批用作食品或飼料;還有一種康乃馨新獲批用作觀賞性切花。這10種轉基因產品均已通過全面審批程序,包括歐盟食品安全局的科學評估等。
而此前,歐盟已批準了數十種轉基因食品和飼料在歐盟上市,包括玉米、棉花、大豆、油菜和甜菜等。
“實際上,目前對轉基因技術的權威結論,就有來自歐盟的轉基因報告,其中有一份報告包含大量的原創性研究,最終得出了一個主要結論——‘生物技術本身并不比各種常規育種技術更有風險’。”姜韜說,這是目前科學共同體對轉基因技術安全性的定論,它超越了對轉基因產品安全性的結論,是終結性的。
后來美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發布的轉基因安全性報告,則是對轉基因研究的系統綜述。姜韜說,結論也都沒有超越歐盟報告的高度。
姜韜介紹,更鮮為人知的是,歐盟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早在20年前就開始種植轉基因抗蟲玉米——孟山都MON810,在推廣轉基因糧食作物方面已經大大地走在了擁有自主轉基因作物的我國的前面。
(馬愛平)
摘自《科技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