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瑯滿目”的脫貧門路被擺上“貨架”,各村各戶如在超市購物一般,選出適合自身發展的項目。位于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近年來實施脫貧“項目超市”,將群眾發展需求與幫扶資源供給精準對接。
致富門路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走進千陽縣草碧鎮坡頭村村委會,一張2020年度“項目超市”清單貼滿整整一面墻。上前細看,每位貧困群眾名下,“選購”的項目被一一列出,包扶單位、責任人、預計收入等信息一目了然。
“這是我今年的‘采購清單’,收獲不少!”52歲的脫貧戶時海軍指著墻上的項目說,7畝早熟蘋果剛剛收獲,收入2.4萬元;自己在村衛生室的公益性崗位上班,每月收入500元;參與合作社養殖項目分紅,收入700元……
千陽縣地處陜西渭北旱塬,丘陵溝壑縱橫。到2014年時,全縣尚有貧困村76個,貧困人口3.9萬人。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后,各類幫扶資金、項目紛至沓來。為了高效整合資源、精準對接群眾需求,2016年起,千陽縣創建了縣鎮村三級“項目超市”。
千陽縣扶貧辦副主任王曉軍介紹,幫扶隊伍走村入戶,征集群眾的意見和期盼,將發展短板、群眾需求分類梳理成一個個問題清單。12個專項工作組將問題清單與各項扶貧政策對接,由幫扶單位、社會力量分別認領,細化為一個個到村、到戶、到人的具體項目,形成“項目超市”,供村子和群眾挑選。承接、認領后的剩余項目,由縣鎮兩級兜底。
“我們村今年的戶級項目包括栽種矮砧蘋果、種植中藥材、外出務工、入股分紅等。人人需求不一,但總有一款適合你。”坡頭村第一書記張維明說,除戶級項目外,村級項目還有建設蔬菜大棚、硬化生產道路和新建公廁,目前均已明確責任主體并開始實施。
“采購清單”里的小康腳步
“項目超市”實施至今,千陽縣共形成村級項目3087個、戶級項目26.7萬個。縣、鎮兩級將村戶項目分類匯總,形成全縣“項目超市”聯網公示,每個村、每一戶的脫貧措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即時可查。
曾一心想種植矮砧蘋果,卻因缺技術和資金無能為力的張家塬鎮寶豐村村民何連江,2016年從“項目超市”中選擇了“發展果園”項目。借助村集體免費提供的苗木、縣果業局組織的技術培訓,他建起3畝果園,2019年開始掛果,如今每畝純收入達3000多元。
“今年我又‘選購’了果品存儲庫搭載分紅、村集體合作社分紅等幾個新項目,還能多掙1500多元。”何連江說,“這兩年我家添置了電冰箱,買了電動車。”
從數年前污水橫流、缺乏主導產業的“爛包村”,到如今發展起矮砧果園、育苗基地,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60萬元的“明星村”,寶豐村也從“項目超市”中收獲果實累累。
“今年我們的村級‘項目超市’里有建設3600平方米的果品分揀車間、2000平方米的苗木冷藏庫,都開始實施了。村集體成立的節水灌溉工程公司,為全縣多個標準化果園提供技術服務,實現營收240萬元。好日子還在后頭!”說到未來,寶豐村村支書張永剛信心滿滿。
動態完善 對接鄉村振興
從2016年起步時以愛心幫扶為主,到2017年側重產業扶貧主題,再到全縣脫貧摘帽后,2019年改稱“鞏固脫貧成效項目超市”,根據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千陽“項目超市”也在逐步完善。
“‘項目超市’實行動態管理,及時銷號已完成項目,不斷調整不合理項目,實時組織新項目,使之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千陽縣縣長張新科說,千陽將發展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效、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之策。全縣村級、戶級產業項目占超市項目總數的35%,每年涉農資金的60%用于發展產業。
在坡頭村村委會里,干部和村民代表已經在謀劃來年“鄉村振興項目超市”的內容。“這兩年汛期雨水多,我們準備設計一個排水渠提升改造項目。還計劃實施綠化工程,讓我們的家鄉像草碧鎮的名字一樣,芳草碧連天。”村支書時碧勤說。
(孫 波 劉書云 陳 晨)
來源:新華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