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曾經給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災難,直接影響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秩序,也影響了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一、危害人體健康
人畜共患病流行造成人類死亡、殘疾和喪失勞動能力,給很多家庭帶來經濟困難,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700萬人死于傳染病,95%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其中主要的傳染病都是人畜共患病。我國也是人畜共患病危害較重的國家。牧區羊的棘球蚴病感染率高達20%?40%,被稱為牧民的“蟲癌”。隨著奶業的發展,奶牛的結核病、布病重新流行,很多農牧民感染;血吸蟲病曾在我國南方12個省流行,疫區受威脅人口6000萬,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病1100萬人。
二、危害畜牧業安全生產
人畜共患病危害畜牧業安全生產,具體表現在:一是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如豬的乙型腦炎﹑牛羊炭疽等;二是生產性能下降,淘汰率提高,如布病、牛結核導致母畜不孕、流產,造成使用壽命縮短;三是大量畜禽產品廢棄,既影響了環境,也降低了效益,間接損失大;四是人員治療、撲殺病畜耗費巨大,2009到2018年我國共有約40萬人和50萬動物感染患病,人員治療和動物撲殺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40多億元。
間接損失主要表現在影響消費者心理,造成恐慌;畜產品國內、國外市場銷售困難,造成畜牧業劇烈波動,市場萎縮,從而導致農牧民收入下降。同時,動物疫病是限制畜產品國際貿易的唯一決定性因素。
三、危害畜產品安全
人畜共患病的一個重要傳播渠道就是食入感染,因此,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是畜產品安全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由于出售、販賣病死動物的現象時有發生,畜群中很多人畜共患病沒有得到凈化,成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來源。另外,由于人們生活習慣不科學,接觸受到污染的畜產品造成感染人畜共患病,例如生食鮮奶感染布病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