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關于人畜共患病,你需要知道的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布 病

  問: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答:易感動物接觸到污染的草場、畜舍、飲水、飼料等污染物,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損傷的皮膚黏膜而感染。發病初期在血液和各組織均可以找到布魯氏菌;人主要通過皮膚、黏膜和呼吸道感染,在飼養、擠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可感染;人也能因食用來自感染動物的未經巴氏殺菌的牛奶而感染。

  問:從事牛羊屠宰加工及相關產業的人員如何預防布病?

  答:牲畜屠宰人員在屠宰、剝皮等過程中,很容易造成手部受傷,若屠宰的是布病病畜,則病畜血液和內臟中的布氏菌很容易通過傷口感染,有些屠宰人員不注意個人防護,容易使血液等濺到皮膚或眼睛,引起感染。所以相關人員操作過程中必須注意不要傷到自己,操作過程不要過于劇烈,注意個人防護。遵守防護制度,包括穿著防護服﹑做好消毒工作等。

  問:人畜混居是否容易感染布病?

  答:布病病原主要存在于病畜體內、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布魯氏菌隨乳汁、精液、膿汁、流產胎兒、胎衣、羊水、子宮和陰道分泌物排出體外,污染飼料、飲水、環境、土壤、用具等,可經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眼角膜感染人,所以人畜混居很容易感染布病。

  問:布病牲畜流產后怎樣消毒?

  答:對流產物和流產胎兒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接生過程中使用的手套、墊料等全部焚燒銷毀,對使用的器具進行及時消毒,對被流產物污染的環境用消毒藥劑進行噴灑或用堿石灰覆蓋。

  問:奶和奶制品如何消毒才可避免人食用后感染布病?

  答:人可能因食用來自受感染動物的且未經殺菌的奶而感染布病,各種鮮奶及鮮奶制品必須經消毒處理后才能食用,消毒方法可采用巴氏消毒(70℃,30 分鐘)或煮沸消毒。

  弓形蟲病

  問:什么是弓形蟲病?

  答: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剛地弓形蟲寄生于人和動物有核細胞內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貓科動物為其終末宿主和重要的傳染源,由于宿主種類廣泛,人和動物的感染率均很高。弓形蟲主要經口感染,動物之間相互捕食、人吃入未煮熟的肉類為感染的主要途徑,也可經胎盤感染。在家畜中對豬的危害最大。

  問:養殖場預防動物感染弓形蟲病綜合措施有哪些?

  答:預防措施主要有:(1)堅持自繁自養,減少或杜絕疫病傳入的可能性;(2)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消毒;(3)養殖場內嚴禁養貓,并防止家貓或野貓進入圈舍,同時做好圈舍的滅鼠、滅蚊蠅工作;(4)定期進行弓形蟲病的血清學檢測,及時淘汰或治療病原陽性病畜。(宋曉暉)

  炭 疽

  問:怎樣預防炭疽的傳播?

  答:炭疽是人畜共患病,預防炭疽,主要是不能接觸有病的牲畜,不要購買不明來源的生肉及其產品,肉類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必要時可到當地衛生防疫機構接種炭疽疫苗。

  問:養殖場如何預防炭疽?

  答:做好飼養場所的衛生消毒、加強檢驗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手段。炭疽常發地區和受威脅區,每年可對易感家畜進行預防接種。如懷疑不明原因死亡動物感染炭疽,不可進行尸體剖檢,應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問:炭疽易感動物有哪些?

  答:炭疽為人畜共患傳染病,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及人類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性。在家畜中,草食動物最易感,其中以馬、牛、綿羊、山羊及鹿的易感性最強,駱駝、水牛及野生草食動物次之,豬的感染性較低。

  炭疽為烈性傳染病,不得隨意處置和丟棄患病動物,應立即報告畜牧獸醫部門。

  高致病性禽流感

  問:為什么人會感染禽流感病毒?

  答:自然條件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是禽類,有一定的特異性和嚴格的宿主限制,跨種間傳播并不常見,但是由于病毒基因發生突變和有些宿主(例如豬)可以感染不同亞型流感病毒,充當新病毒孵育器等原因,仍出現了跨種屬感染的病例。目前,發生過人感染事件的禽流感病毒亞型有H5N1、H5N6、H7N2、H7N3、H7N7、H7N9、H9N2、H10N8等亞型。

  問:如何預防人感染禽流感病毒?

  答:盡管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方式尚不確定,但為了防范風險,應遵循以下基本衛生做法來預防感染。

  手部衛生:在準備食物期間和前后、飯前、便后、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后、手臟時、照顧家中病人時都要洗手。

  呼吸衛生: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醫用口罩、紙巾或者袖子或者彎曲肘部來遮住口鼻,用過的紙巾應立刻扔入有蓋垃圾桶,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應采取手部衛生措施。

  問:從事禽類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行業人員如何做好防護?

  答:從事禽類養殖、運輸、銷售、宰殺等行業人員在接觸禽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觸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避免接觸或宰殺病禽,不慎接觸病禽或其環境后,應及時洗手。接觸疑似或確診感染禽流感病禽,應連續監測體溫7天,如果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應及時就醫。(池麗娟)

  牛結核病

  問:人在哪些情況下可能會感染牛結核?

  答:牛結核菌容易感染人,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當人、牛混居時,患病的動物可以通過飛沫感染人;在飲用牛乳時也需要確保嚴格消毒,否則人也可能通過污染的生鮮乳而感染牛結核。

  問:牛結核病能治療嗎?

  答:由于牛結核病是人畜共患病,目前世界范圍內均沒有牛結核病的疫苗。因此對于結核陽性牛不進行治療,直接淘汰。

  血吸蟲病

  問:為什么要在疫區對家畜進行血吸蟲病的針對性治療和預防性治療?

  答:預防性治療是對血吸蟲病流行較重的地區有計劃地進行定期群體性投藥治療,可以把漏檢或尚未檢出的病畜治好,最大限度地減少病原(蟲卵)對環境的污染,達到凈化環境的效果。

  針對性治療是對查出的血吸蟲病畜進行治療,殺滅畜體內的蟲體。目前吡喹酮是治療家畜血吸蟲病首選藥物,家畜種類不同,使用吡喹酮的劑量也不盡相同。一次用藥劑量為:黃牛(奶牛)口服每千克體重30mg(限重300kg);水牛每千克體重25mg(限量400kg);羊每千克體重25mg;豬每千克體重60mg;馬屬動物(馬、騾、驢等)每千克體重20mg。

  問:家畜感染血吸蟲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答:家畜感染血吸蟲的主要途徑有三種:(1)皮膚感染,家畜的皮膚接觸疫水時,尾蚴通過皮膚侵入家畜體內,不受皮膚厚度、部位及被毛稀疏的限制影響,只要接觸疫水一定時間后,都可發生感染;(2)黏膜感染,家畜在飲水或吞食含有尾蚴的飼草,尾蚴通過口腔黏膜發生感染;(3)胎內感染,也稱垂直感染,感染母畜可通過胎盤傳給胚胎,造成子代感染。

  問:哪些人容易感染血吸蟲病?

  答:不論什么人、只要接觸疫水都可以感染血吸蟲。接觸疫水機會越多,感染的機會就越多,病情也就越重。這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習慣有關。例如因生產在田間從事農活、放水灌田、捕魚、割草等,或因洗衣服、洗蔬菜、游泳、洗手等而接觸疫水的人容易感染血吸蟲病。(馬繼紅)

  馬鼻疽

  問:處理患馬鼻疽的病畜時,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答:馬鼻疽是馬屬動物發生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人畜共患傳染病。處理患馬鼻疽的病畜時,應加強自我防護,避免自身感染。一要戴口罩,口罩不得交叉使用,用過的口罩不得隨意丟棄;二要穿防護服;三要戴護目鏡;四要穿膠鞋;五要在處理完病畜后,脫掉防護裝備后消毒、洗手;六要將廢棄物裝入塑料袋內,置于指定地點,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七要遵守上述各項環節的正確操作程序;八要嚴格按規定采集病料。

  狂犬病

  問:被犬、貓舔一下會得狂犬病嗎?

  答:有感染性的狂犬病病毒接觸了皮膚破損處或者人體黏膜就有可能傳染給人。因此在狂犬病流行的國家和地區與犬貓接觸時要加強防范意識,有傷口的地方或者黏膜盡量不要被犬貓舔舐。如果被自己免疫過的寵物犬貓舔舐無感染風險,如果被來路不明的犬貓舔到傷口或者黏膜,要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問:預防人和動物狂犬病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答:狂犬病是可以預防的。實施兩道預防屏障可以防止人得狂犬病。第一道屏障是給能夠傳播狂犬病的動物注射狂犬病疫苗,為70%以上的犬接種狂犬病疫苗就可在當地構建起強大的狂犬病免疫屏障,有效阻止病毒在犬群傳播。第二道屏障是暴露后的免疫救治,一旦被傳播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應立即到防疫機構接受暴露后的免疫救治。有了這兩道屏障的保駕護航,人和動物是不會感染狂犬病的。

  問:如果被犬咬傷,應該怎么辦?

  答:首先進行傷口清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傷口處至少15分鐘。隨后盡快就醫,在醫院門診由醫生根據傷口類型進行處置。然后評價暴露分級,被犬咬傷的分級應為I級到Ⅲ級。遵醫囑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問:發現狂犬病疑似患病動物應該如何處理?

  答:(1)如果發現動物的正常行為發生了改變,如:吞咽困難、興奮、狂暴、口水流涎、恐水等具有攻擊性等疑似狂犬病癥狀,應速向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報告。

  (2)發現有被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動物后,畜主應立即將其進行隔離,限制其自由移動,并報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

  (3)對動物防疫機構診斷確認的疑似患病動物,當地人民政府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對患病動物進行撲殺,并采集腦組織送有關實驗室確診,采樣后的動物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

  (4)對同群動物進行相應的隔離、緊急注射狂犬病疫苗,并對污染物進行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對污染環境進行消毒。(張存瑞)

  包蟲病

  問:家畜養殖場(戶)如何預防包蟲病?

  答:一是盡量將犬與家畜分開飼養;二是嚴格按照獸醫部門要求,堅持對新生羔羊進行包蟲病疫苗免疫;三是搞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及時清除圈舍內的排泄物,對驅蟲后犬糞進行無害化處理;四是患病牲畜的內臟器官組織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喂犬;五是配合當地獸醫部門做好犬的驅蟲工作;六是做好日常個人防護,不進食污染過的食物和生食。

  問:家里養犬,人應該怎么防范包蟲病?

  答:加強對犬的管理,做到“犬犬驅蟲,月月驅蟲”,不給狗吃患病臟器,以減少狗患病的危險。城市犬同樣需要預防,除了要給家里的寵物打疫苗、注意衛生外,也應當注意減少人和家養寵物同衛生不明的流浪動物(尤其是犬)的接觸,尤其是在投喂食物和飲水時注意衛生,不要親吻衛生不明的流浪動物。

  非洲豬瘟

  問:非洲豬瘟是否是人畜共患病,能否傳染給人?

  答: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傳染給人,也不會感染除豬以外的其他動物。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唯一一種蟲媒傳播的DNA病毒。自發現以來的近百年歷史中,全球范圍內沒有出現人感染非洲豬瘟的情況。

  問:在農村地區怎樣及時發現非洲豬瘟疫情?

  答:當農戶或養殖(場)戶發現豬群出現以下情況,則有可能感染了非洲豬瘟。一是豬只皮膚發紅或發紫,出現高熱或結膜炎、腹瀉、嘔吐等癥狀;二是已經按照程序規范免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苗的豬只(群),發病和病死率比平時要高,并出現無前兆突然死亡;三是飼喂餐廚廢棄物的豬只(群),出現高發病和病死情況;四是發生調入豬只(群)、更換飼料、豬場進出外來人員和車輛、購買了生豬產品等事件后,21天內出現高發病和病死情況;五是野外放養有可能接觸垃圾的豬出現發病或死亡情況。

  發現非洲豬瘟需及時報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并按要求做好相應處置。

  問:農村地區怎么進行非洲豬瘟防控?

  答:做到“五要四不要”。“五要”:一要完善豬場生物安全措施,減少場外人員和車輛進入豬場;二要嚴格執行規范的消毒程序,在人員和車輛入場前徹底消毒,并做好物資、環境、豬舍、飲水和廢棄物消毒;三要對豬群實施“自繁自養”“全進全出”飼養管理,并做好豬舍防寒保暖和常見多發病的防控;四要對新引進生豬實施監測和隔離;五要按規定申報檢疫。“四不要”:一不要使用餐館、食堂的餐廚剩余物(泔水)喂豬;二不要散養、放養生豬;三不要從疫區引進生豬﹑購買無檢疫合格證明的生豬;四不要瞞報、遲報可疑疫情。

  (姚 強)

  供稿: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獸醫公共衛生處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