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鎮鎮黨委書記溫良的心頭緊了起來,因為按計劃2020年全鎮5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必須實現穩定脫貧。壓力是有的,但想起“小油雞”,老溫心里有了底氣。
“這些貧困戶多是老弱病殘,無法務農或打工。”溫良說,近幾年當地探索引導地方企業為脫貧攻堅出力,走企業幫扶、產業扶貧的路子,最終一家具備種雞繁育和加工全產業鏈的企業進入視野。
如何讓這些貧困戶脫貧,一是產業扶貧:利用這兩年來政府下撥給每戶3.4萬元扶貧資金,集團和貧困戶自愿簽訂幫扶協議,實施代養商品肉雞項目,每年分紅。二是就業幫扶:安排貧困戶在企業就業,發放工資和繳納保險來減輕其生活負擔。
34歲的朱建良是堡子店鎮張南洼村村民,過去他在北京開貨車每個月有4000元收入,2015年患上尿毒癥后沒法干活了,一周三次的腎透析治療幾乎壓垮了他。現在得益于產業扶貧政策,朱建良每月能拿到1200多元分紅。
遵化市副市長梁輝說:“有些身體條件允許的貧困戶還是愿意依靠雙手來脫貧。為此我們全市從7個鄉鎮選出152位有勞動能力和養殖經驗的貧困戶,每戶提供50只雞雛、飼料和防疫獸藥,養殖120天后上門回收。”
就這樣,北京油雞進入遵化農村。這種雞大鳳頭、大毛腿,是優良的肉蛋兼用型雞種。雄赳赳的“小油雞”成了脫貧不返貧的定心丸。
“最近雞肉、雞蛋價格都好,純利潤比往年是翻倍的。”堡子店鎮張南洼村村支書曹建生算了細賬,分紅每月303元,特困供養經費563元,再加上公益崗位和臨時用工,貧困戶一個月最少能拿到1000元。養殖戶更好些,一只雞能賺40多元,收入更可觀。
梁輝介紹,目前遵化全市貧困戶靠養“小油雞”的收入約30萬元,分紅280萬元,安排用工收益 250 多萬元,收益還在擴大。
(楊 帆)
摘自《四川農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