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糧棉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河北省吳橋縣桑園鎮大第八村,合作社負責人李剛在這里流轉承包了土地185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但收益甚微。
自2014年河北省實施地下水壓采項目以來,地方農業部門支持他為800多畝地安裝了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地埋伸縮式噴灌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手機就能啟動,可以把溶解好的肥料溶液通過噴頭均勻地噴灑在作物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李剛興奮地介紹道,“系統可全自動伸縮,使用完畢后,噴頭自動收縮到地下40厘米深處,不妨礙大型農機使用。”
李剛為我們算了一筆賬:“安裝地埋伸縮噴灌系統后,玉米、小麥產量與大水畦灌模式相當,但節水40%,省肥20%?30%,每畝節省灌溉人力成本35元/次,合作社每年合計節省人力支出13?17萬元/年,按照設備10年使用壽命,一年省下的人工錢都夠設備的投資成本了。”另外,噴灌相比過去的大水畦灌,還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土壤質量。
廣西崇左市香蕉種植面積20多萬畝,產量近30萬噸,是當地重要的香蕉種植基地。鄧寧是當地一個香蕉農場主,管理著近5000畝的生產基地。
鄧寧每天到農場上班,并不急著下田,而是打開手機里的種田“神器”——由廣西土肥站研發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了解作物長勢,查看哪個地塊需要澆水,哪個地塊需要施肥,手機一按就可獲取到想要的信息,非常輕松快捷。然后通過手機遠程控制,就可用滴灌的方式為香蕉施水肥營養液,一般不需要下田。
廣西土肥站節水科科長黃朝富告訴筆者,以前傳統種植,100畝的蕉田需要10個人6天才能完成施肥工作,現在通過手機控制,1個人2個小時就可以完成2000畝蕉田的施肥、澆水。不僅實現省肥30%、省水50%以上,還大大節省了人工,一畝地減少成本1200元左右,同時因為精準澆水施肥,香蕉品質得到提高,又進一步增加了銷售效益。
(陳廣鋒)
摘自中國農業信息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