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專家提醒:今春要防止草地貪夜蛾再飛來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最近,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的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學術研討會上表示:“2019年草地貪夜蛾為害只是一些‘尖兵’‘偵察兵’的試探性進攻。目前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云南、廣東、廣西等熱帶地區完成定殖過程,今年春季將可能進入全面爆發為害階段,小麥、玉米、花生、甘蔗等多種作物生產面臨挑戰,防控形勢將十分嚴峻。”吳孔明分析,今年我國草地貪夜蛾防控格局將發生變化,快速北遷或提前至3~4月,并會大面積發生。

  2019年發生面積比預計減少1億畝

  吳孔明介紹:“由于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防控,將遷飛落地的成蟲及時殺滅,減慢草地貪夜蛾遷飛速度,2019年實際發生面積比預計面積減少1億畝。”同時,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技術正日益完善。

  據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員楊普云介紹,2019年用于支持草地貪夜蛾監測和防治行動的資金達到8.6億元。由于防控得力,2019年草地貪夜蛾全國玉米發生面積1104347公頃,占所有為害作物的98.61%,且主要在西南和華南地區,全國玉米綜合防治效果平均在90%以上,發生區域平均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達到預期目標。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王振營介紹,截至2019年10月8日,除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之外,草地貪夜蛾已侵入包括臺灣在內的全國27個省(區市),發生為害的有22個省,1340多個縣。我國已經確認的草地貪夜蛾寄主植物除為害玉米外,還為害小麥等17種作物以及5種雜草。

  南方在治,北方在防

  今年會出現怎樣的遷飛規律?王振營介紹,2019年初草地貪夜蛾遷飛進入我國后,由于溫度適宜,可以在我國云南、廣西、廣東、海南、福建、臺灣以及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的南部等地區周年繁殖,東南亞等國也是草地貪夜蛾的周年繁殖區,隨著境外蟲源持續遷入與本地產生蟲源疊加,將導致今年種群數量遠遠超過2019年北遷蟲源。此外,今年春季向遷飛過渡區(長江流域)遷飛的時間會比2019年提前一代。

  “草地貪夜蛾在遷飛過渡區如不能得到很好控制,大量遷入重點防控區,發生面積和為害程度將明顯重于2019年,必將嚴重威脅我國玉米生產,必須進一步加強草地貪夜蛾的監測與防控。”王振營建議。

  對此,吳孔明提出:“能不能降低蟲源種群數量?遷飛之后在空中能不能阻截?遷飛落地之后能不能消滅?”對草地貪夜蛾應實行分區防控,既周年繁殖區、遷飛過渡區和重點防范區。楊普云提出,南方地區重點是“治”,北方地區重點是“防”,不出現玉米大面積連片成災毀種,確保糧食安全和農藥減量控害。其中周年繁殖區的防控目標,是以蟲源種群持續控制為關鍵,確保不出現大規模暴發性成蟲種群,減少遷出蟲源,減輕遷飛過渡區和重點防范區的防控壓力。遷飛過渡區要做好害蟲種群動態監測和控制,提高防控效果,減少蟲源遷出和當地為害。重點防范區應根據蟲情監測,做好預防和應急防控,達標田防治處理率在95%以上,總體防治效果確保90%以上,為害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

  構筑監測預警與綠色防控工程

  如何提高防控效果?吳孔明院士介紹,可以構筑草地貪夜蛾遷飛監測預警與綠色防控工程,即在蟲源地通過燈光誘殺、食物誘殺、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達到減少遷出蟲源數量的目的。同時,通過雷達監測預警,實現遷飛過程中害蟲監控,并利用空射燈監測阻截,降低遷入地蟲源數量。他強調:“草地貪夜蛾是可防可控的。”楊普云建議,要按照“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以生態控制和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和理化誘控為重點,化學防治為底線,實施“分區治、聯防聯控、綜合治理”策略。他認為,只要監測準確,防治及時,草地貪夜蛾并不可怕。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希武介紹,防治草地貪夜蛾的首選目前仍以化學藥劑為主。他建議,要做好藥劑品種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布局,分區分時間做好藥劑的組合,避免產生抗藥性;要按作物的不同生育期驗證施藥方法的有效性;要加強抗藥性監測,及時預警以及對有效藥劑的篩選儲備;協調運用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具體到藥劑使用,高希武教授建議,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四氯蟲酰胺、蟲螨腈可繼續使用;酰胺類藥劑存在抗性風險,要通過藥劑品種時間和空間上的布局實施預防性的抗藥性治理;甲維鹽目前是性價比較高的藥劑,但要防止產生抗藥性。

  (何定明 鄧保群)

  摘自中國農網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