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三代漁民的洞庭記憶
時間: 來源:農(nóng)民文摘-中國農(nóng)村網(wǎng) 作者: 字號:【

  這個冬天,沒有“冬捕”,漁民們聚在一起,不為捕魚,而為交船上岸。

  2020年1月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進入常年禁捕新時代,沿岸近28萬漁民即將“轉(zhuǎn)業(yè)”。“長江之腎”洞庭湖,是魚類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園。世世代代以船為家的洞庭漁民,將自此收網(wǎng)上岸,開啟新的生活。

  洞庭湖畔,我們聽老中青三代漁民講述他們與魚相伴、與水相守的苦樂記憶。

  “以前水清魚肥,我婚宴用的魚最大有70多斤”

  冒著寒風細雨,記者來到湖南漢壽縣蔣家嘴鎮(zhèn)一棟二層樓房里,年過七旬的漁民唐代欽正和家人圍爐烤火。

  1946年,唐代欽生在漁船里。從小在船上長大,唐代欽14歲繼承父親衣缽開始打魚。

  在他的記憶里,年輕時每年三四月份都有“魚汛”,白花花的魚兒隨著流水而來。“有時魚兒甚至自己跳上岸,路過的農(nóng)民拎回家就是一頓湖鮮。”唐代欽笑著說。

  “水洗白沙生白銀,絲絲白銀是佳肴。”這首民謠唱的是洞庭湖重要經(jīng)濟魚類之一“銀魚”。最近10多年,除了沅江十八灣,其他水面基本打不到銀魚了。

  “以前水清魚肥,1968年,我婚宴用的魚最大有70多斤,最小的也有40多斤?,F(xiàn)在這么大的魚根本見不到了,兒子結(jié)婚時,用的最大的魚還不到20斤。”

  2004年,唐代欽帶領(lǐng)漁民嘗試過生態(tài)養(yǎng)魚。那時他發(fā)現(xiàn),一些人來到洞庭湖,承包湖泊、洲灘,用鋼絲、水泥等將大片水域圍起來,魚兒和漁民的生存空間遭到擠占破壞。

  為了保護環(huán)境和漁民利益,唐代欽還帶著漁民與這些企業(yè)對簿公堂,最終贏了官司。

  “洞庭湖是漁民的母親湖,我們必須愛護。”唐代欽說。

  “廠越來越多,水越來越臭,魚越來越少”

  2019年12月18日,又是一個冷雨天。53歲的洞庭湖漁民羅友連和妻子在船上忙活,為上岸作準備。船上濕冷,凍得不行時,就窩進被子里暖一會兒??柿耍陀描F桶在湖里取水,用明礬沉淀后飲用。

  在羅友連的記憶里,小時候自己喜歡在船上跑來跑去,父母怕他掉到水里,專門搓了根麻繩,一頭系在他腰間,一頭系在父親身上。

  20世紀八十年代,漁民迎來“黃金十年”。改革開放初期,漁業(yè)市場漸漸成熟,漁具改進讓捕魚效率提高。漁民不再手搖劃槳和人工收網(wǎng),大小機帆船穿行于湖汊港灣,一車車的魚往外運。

  “魚好打,也好賣。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漁民比農(nóng)民要富裕得多,旺季時,一個月能賺三四千元。”

  后來,湖邊的廠子越來越多,黑乎乎的污水直排水里。2000年后,水越來越臭,魚越來越少。

  為了生存,漁民開始用迷魂陣、滾鉤,電魚、炸魚、毒魚等隨處可見。千百年來,水、魚、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被打破。

  盡管舍不得打魚生活,羅友連和漁民兄弟都感覺,這些年幾乎沒魚可打了。

  “漁民都隨遇而安,我的心愿是先好好過年,年后再找事做。”羅友連說。

  “離開,是為了我們的家園有更美好的明天”

  開單、接貨、發(fā)車,在物流企業(yè)工作的楊斌每天都非常忙碌。提起漁民生涯,他感嘆:“太辛苦了!”

  今年29歲的楊斌,出生在漢壽縣巖汪湖鎮(zhèn)的一戶普通漁家。小時候調(diào)皮,在船上抓魚玩兒,玩累了倒頭就睡,手里還抓著魚。他越來越大,可魚越來越少,世代打魚的楊家決定培養(yǎng)一個識字的人。

  “我識的字還沒有魚多,只能在這船上困著,你可要走另外一條路。”他還記得父親的話。

  為了他讀書方便,父母在巖汪湖菜市場買了房子,讓爺爺奶奶帶他,父母又趕回漁船,因為一家老小的生活還要從水里打撈。

  每年寒暑假,楊斌會到船上幫父母。晚上等魚兒出來覓食時熬夜下網(wǎng),白天不用補網(wǎng)時趁空睡覺。無論是在夏日火辣的太陽下,還是冬日凜冽的寒風中,勞累的他們都能睡著。

  沒有父母在身邊管著,初中畢業(yè)后,楊斌就沒讀書了。他上船捕了兩年魚,可魚更少了,很難再養(yǎng)活一家人。最終他走出這片湖,去廣東打工,洗過盤子,當過工人,現(xiàn)在在長沙上班。

  知道家里要交船上岸后,楊斌打電話問情況。“不讓捕魚了,好在我們在菜市場有房子,做點買賣,也不用太愁。”父親告訴他。

  在他家小賣鋪的柜臺上,記者看到了楊斌的父親為西洞庭濕地保護捐獻1000元而獲得的榮譽證書。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年輕人很少甘心當一輩子漁民的。對漁民上岸,政府在補貼、社保、就學、就業(yè)、就醫(yī)等方面將推出一系列政策。

  “離開,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希望自己和洞庭湖都有更美好的明天!”楊斌說。

  (劉紫凌 董 峻 史衛(wèi)燕)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 關(guān)于本網(wǎng)| 版權(quán)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wǎng)絡(luò)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shù)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wù)所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nóng)村雜志社唯一官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仿冒必究 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