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新冠肺炎,浙江省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農村環衛保潔工作人員堅守各自平凡的工作崗位,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嚴格落實重大疫情保潔制度,構筑起抵御農村疫情的嚴密防線,保證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垃圾有效處理,營造了主動防疫、科學防疫、群防群控的氛圍,為戰疫環境保潔盡了一份平凡責任。
加強消殺防疫,認真做好防控
東陽市認真做好疫情時期垃圾處理,認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廢棄的口罩、手紙等,病人和疑似病人產生的垃圾均為疫情垃圾。要求各村(居)和市場、商場、單位等公共場所,廢棄的口罩放入其他垃圾袋后扎緊,按照疫情垃圾收集并做好處置。一是疫情垃圾的運輸和處置堅決。各公共場所產生的疫情垃圾,有垃圾焚燒條件的鎮鄉(街道)采取焚燒處置,垃圾焚燒條件欠缺的鎮鄉(街道)也盡量納入焚燒處置,沒有焚燒設施的經消毒后轉運處置。二是單獨收集和處置廢棄口罩。要求村(居)、單位、商場、市場等在醒目位置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等特殊垃圾“廢棄口罩專用”定點收集桶,并安排專人收集消毒處置。三是做好垃圾收運人員的防護。督查員、志愿者、垃圾收運人員做好防護,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兩層)或更高級別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長4小時更換一次,被水汽浸濕失去防護效果時也需要更換。督查員、垃圾收運人員等直接接觸垃圾人員可使用一次性乳膠手套或抗化學和生物傷害的防護手套作業,有效阻斷傳染源。四是積極鼓勵村(居)民參與防控工作。將廢棄口罩噴灑75%酒精或使用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水)消毒,扎袋投放至“廢棄口罩專用”桶,防止不法分子回收販賣,投放后及時洗手。五是及時有效做好消殺工作。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加強清運、處置環節的消殺,加強垃圾密閉運輸管理和運輸設備的消殺,勞動用品及時使用84消毒液、過氧乙酸消毒液等消毒。
麗水市蓮都區積極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和消殺防疫抗疫工作,村莊做到一日一掃,垃圾日產日清,實行分類收集和清運。認真做好農村重點部位環境整治及病媒生物消殺,持續對村莊公共場所、村民活動中心、垃圾桶、垃圾資源站房、中轉站等重要場所加強消殺。
整治環境衛生,加強口罩回收
疫情發生后,寧波市農業農村部門在做好村莊清潔的基礎上,聚焦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積極引導各村村民將家中的廢棄口罩裝袋后投遞到其他垃圾桶。寧海縣大佳何鎮、深甽鎮在轄區人口密集居住區域的垃圾分類收集站增設廢棄口罩收集點,并聯合當地中心衛生院,由衛生院工作人員每日對廢棄口罩統一收集,進行無害化處置。北侖區在外來人口回鄉較多的村,統一設置廢棄口罩(醫療垃圾)回收點,對之前采用上門收集模式的村暫停保潔員上門,采用定點裝袋投放,減少傳染風險;同時,加強對垃圾桶的消毒防疫工作,對重點村確保每天兩次公共垃圾投放點消毒,對確診病例的街道下轄村隔離區的生活垃圾進行單獨清運消毒處理。杭州灣新區著重對村莊環境衛生死角、蚊蠅滋生地、垃圾桶堆放點等重點區域進行消毒消殺,從源頭上進行預防監管。
運用網絡戰“疫”,分類更加精準
最近,嘉興市南湖區“垃非”APP新上線了“疫情上報”的新功能。居民打開“垃非”APP,進入疫情上報版塊,就可上傳自查信息、上報與疫情有關的情況,為當前疫情防控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南湖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依托“垃非”APP大數據及可視化功能,積極探索農村疫情防控智慧化管控路徑,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時效。因為“垃非”APP做到了“房房有賬號、家家有軟件、天天有照片”,“疫情上報”功能通過百姓自主填報,即可實現零接觸精準摸清農村家族人員有關防疫的基本情況,一旦發現問題,也可通過圖片等形式進行反映。全程可視化監管的“垃非”APP也為特殊時期農村垃圾準確分類提供了保障。各村(社區)“垃非”管理員足不出戶,通過電腦端、手機端,實現與區、鎮、村(社區)多級聯動,全天候實時檢查農戶垃圾分類準確率,高效又安全。
農戶醫療廢棄物增多,線上審核的方式更有效杜絕了二次污染。最近,全區“垃非”管理員已累計審核農戶上傳照片30萬余張,一旦發現農戶把屬于有害垃圾的醫療廢棄物投放到其他垃圾,管理員立即上門指正,及時消除隱患。全區的“垃非”勸導員和督查員也行動起來,成立“垃非”志愿者“幫幫團”,幫隔離戶購買生活必需品、把自種蔬菜送給居家隔離居民、用“小喇叭”指導“垃非”用戶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等,形成疫情防控一線一道亮麗的風景。
(孔朝陽)
來源:國家旅游地理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