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利益無小事,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要從農民的身邊事做起,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一現階段農民最迫切需求、最易有明顯成效的事情入手,補短板、強弱項、提水平,促進農村環境面貌變美變靚變干凈、農村基礎設施更完備、農村公共服務更便利、農民生活更有奔頭。
一要扎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革命關乎千家萬戶。堅持好字當頭、質量優先、分類推進、注重實效,扎實推進農村戶廁改造,確保今年底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其他地區實事求是確定目標任務。組織實施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獎補政策,編制農村戶廁建設有關標準規范,組織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強化改廁工作監管,確保改廁質量。
二要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村莊干凈整潔是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要以“干干凈凈迎小康”為主題,圍繞鞏固成果、分類定標、優化內容、健全機制,因地制宜適當拓展優化“三清一改”內容,著力引導群眾轉變不良生活習慣,不斷健全長效保潔機制,美化提升村容村貌,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持續化,進一步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向面上推開,打造美麗宜居村莊。
三要統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關系到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要強化部門協調、綜合施策,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結合,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開展就地分類、源頭減量試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解決鄉鎮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問題,積極探索適合農村實際的治理模式,不斷提升治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
四要精準解決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問題。道路、飲水、電力等基礎設施直接關乎農民群眾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直觀體現。要堅持“三農”立場,突出便民便捷,定向解決農村基礎設施的薄弱區域、薄弱環節,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讓億萬農民喝上干凈安全的飲用水;推動加快完成“三區三州”和抵邊村寨電網升級改造攻堅計劃任務,推動基本實現行政村光纖網絡和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普遍覆蓋。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推動落實管護責任,將應由政府承擔的管護費用納入政府預算,并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境地區等傾斜。
五要加大農村公共服務供給。要牢固樹立農村公共服務優先導向,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為方向,加快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制度并軌和標準統一。進一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建設,提升教育質量,著力補上農村學前教育突出短板。改造提升村衛生室,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建立引導城市醫務人員到農村基層服務的政策措施。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合理提高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水平。保障農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保護和傳承優秀鄉村傳統文化,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扶持民族民俗民間傳統和鄉村農味農趣運動項目,積極培育農村體育組織,大力發展群眾性體育活動。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