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剛過,中央一號文件就如期而至。這比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時間整整提前了兩個星期。盡管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但一號文件發布當天瞬間成為各大公號瀏覽量最快抵達10萬+的消息,無疑成為這個早春令人振奮的一件事情。對于農業農村系統來說,迎來了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推動落實一號文件的雙重任務。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產保供。疫情應對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而保障農產品供給是應對疫情工作的重要內容。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不僅要求迅速組織開展農村疫情防控工作,而且要求做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產保供。這兩個方面的工作都要抓,都要硬!不能因為應對疫情而忽視穩產保供,也不能因為穩產保供而放松疫情應對。要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兼顧當前農業生產重點工作,特別是要加強蔬菜等“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指導各地加強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搞好產銷銜接,推動解決部分地區農產品和農業生產物資運輸受阻問題,保障飼料、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物資供應運輸,維持正常生產秩序,確保“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不能在疫情防控過程中讓老百姓缺糧斷菜,切實做到“碗里有、店里有、庫里有、地里也有”,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物質保障和有力支撐。
開展春季農業生產,落實全年目標任務。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農業生產關乎夏糧產量,也關乎全年糧食生產的主動權。不能因為疫情防控而耽誤春季農業生產,“農時不等人”,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各地要為農民開展生產創造條件,切實抓好夏糧田管和春耕備耕工作,努力奪取夏糧豐收,繼續推動生豬生產恢復。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打贏脫貧攻堅兩大目標任務。脫貧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農”工作成效。但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脫貧攻堅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需要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再加上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使得農業農村發展形勢更加復雜嚴峻。這就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保持決心信心和清醒頭腦,緊盯全年目標任務不松懈,堅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決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切實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
增強“駕馭風險本領”,提升“三農”工作效能。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增強“駕馭風險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在《決定》說明中強調,“我們要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必須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如期完成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全年目標任務,對于我們農業農村系統來講,同樣面臨一次大考。能不能考出優異成績,關鍵要看我們在“三農”發展進程中有沒有駕馭各種風險的本領。要立足應對當前疫情中面臨的問題,突破傳統路徑依賴,創新工作方式手段,注意用好市場化、信息化、法治化等手段,全力克服疫情應對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實現穩產保供。同時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考慮這次疫情對農業農村工作的不利影響,做好最困難的準備、最充分的預案、最長期的奮戰。當前,我國正處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時期,守好“戰略后院”,適應矛盾變化,應對好“三農”領域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長遠,強化風險意識,推進制度建設,運用制度威力應對“三農”領域的風險挑戰,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