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感染的肺炎有哪些特征?
(一)新型冠狀病毒有何特點?
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
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 分鐘、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癥狀有哪些?
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癥狀以干咳為主,并逐漸出現呼吸困難。
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為中輕癥,通過對癥治療可以收到較好效果,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傳播途徑?
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二、如何科學防護?
(一)如何正確戴口罩?
1.口罩應該怎么選擇?
一般人群在崗期間佩戴口罩,建議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可能接觸疑似或確診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則上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級別)并佩戴護目鏡。某些心肺系統疾病患者,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咨詢,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口罩。
2.口罩應該怎么戴(以醫用外科口罩為例)?
(1)鼻夾側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皺朝下);
(2)上下拉開褶皺,使口罩覆蓋口、鼻、下頜;
(3)將雙手指尖沿著鼻梁金屬條,由中間至兩邊,慢慢向內按壓,直至緊貼鼻梁;
(4)適當調整口罩,使口罩周邊充分貼合面部。
建議2~4小時更換一次,若口罩變濕或沾到分泌物也要及時更換。
3.用過的口罩應該怎么處理?
一般的口罩,取下來裝在塑料袋里扔掉就可以。如果戴口罩的是傳染病患者,那么就需要殺菌,用酒精殺菌消毒,用消毒液也可以。現在很多地方都實行垃圾分類,根據各地的規定,灑上消毒液之后密封起來放到相應的垃圾桶。
(二)如何正確洗手?
(三)家庭日常如何做好預防?
1.為什么最好待在家里?
公共場所及人群密集處,會增加與患病人群接觸機會,加大交叉感染風險。
2.在家應該戴口罩嗎?
若沒去疫區,沒接觸疑似病例,在家沒必要戴口罩。如果家庭成員有可疑癥狀,需分室隔離,全員都要戴。
3.如何保持手衛生?
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飯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應該保持怎樣的衛生習慣?
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5.飲食應注意什么?
飲食要衛生,正規渠道買生鮮,不吃活禽野味,食物煮熟煮透吃,生熟食要分開,處理生熟食間要洗手。
6.如何在家里進行消毒?
家里沒病人沒必要經常性消毒,注意通風、經常打掃,一定時期做消毒就可以。消毒可以用75%濃度的酒精,也可以使用稀釋的次氯酸鈉,也就是我們常見的84消毒劑。
7.家里應具備哪些物資?
家庭備置體溫計、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資。
8.如何進行健康監測?
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四)在公共場所應該注意什么?
1.戴口罩需要注意什么?
出門在外,必須戴口罩。一般公共場所,普通醫用外科口罩足矣,如果長時間接觸患者,則要佩戴N95口罩。
2.如何保持手衛生?
出門在外,要勤洗手。如果沒有條件洗手,可以用手消毒劑來進行清潔。如果沒有手消毒劑只有消毒濕巾,用消毒濕巾擦一擦也是可以的。
3.和陌生人應該保持什么樣的距離?
在與別人講話交流時,請最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2米以外會更安全。
4.在食堂等地就餐應該注意什么?
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坐下吃飯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避免就餐時說話。
5.針對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高風險領域,如何做好防護?
電梯按鈕、門把手風險較高,并不是因為病毒在上面存活時間長,而是因為這些地方屬于高頻接觸區域,相互接觸交叉感染的風險大。應對策略包括:增加消毒頻次;使用面巾紙、消毒紙巾等隔開,手不直接觸碰;觸碰以后,及時洗手、消毒。
(五)乘坐交通工具應該怎么做?
1.戴口罩需要注意什么?
規范佩戴口罩,在擁擠的交通工具上,至少要戴外科級別以上的口罩,隨時保持手部衛生,還要注意與陌生人保持距離。
2.乘坐出租車需要注意什么?
乘客在乘坐以前開門通風,用消毒紙巾對坐的位置、手碰的位置做消毒,戴好口罩。旅程結束下車后,做好手部衛生。
3.乘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需要注意什么?
乘客乘坐時,要盡可能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
(六)下田勞作應該注意哪些?
疫情期間,若需要下田勞作應遵守村莊統一安排。一個家庭注意與其他家庭錯峰耕種,同一家庭成員之間分散勞作,保持一定距離,注意農資農機具使用安全。勞作期間建議戴好口罩,勞作結束,歸家進入生活區域前建議更換服裝,并做好衛生清潔,保證手口鼻干凈。
同時在春耕時期還應注重以下幾點: 勞動時間不宜過長,工間要適當歇息;每日按時進食,按時入睡;衣服要根據天氣隨時增減,勞動中出汗時盡量不脫或少脫衣服;雨天要穿戴防雨衣帽,不宜長時淋雨勞動,防止致病。
三、身體有異樣怎么辦?
(一)咳嗽發燒怎么辦?
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附屬同濟醫院建議,若體溫低于38℃,可居家隔離,按當地規定上報,密切觀察癥狀變化;如自覺嚴重,先去社區醫院就診。若體溫超過38℃,應前往發熱門診。
就醫時,應如實詳細講述患病情況和就醫過程,尤其是應告知醫生近期的武漢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觸史、動物接觸史等。
(二)因其他疾病就醫該怎么做?
1.去醫院前應該怎么做?
原則上盡可能少去或不去醫院,除非必須立即就醫的急癥、危重癥患者;如果必須去就醫,應就近選擇能滿足需求的、門診量較少的醫療機構,只做必需的、急需的醫療檢查和醫療操作,其他項目和操作盡可能擇期補做;如果可以選擇就診科室,盡可能避開發熱門診、急診等診室。
若需前往醫院,盡可能事先網絡或電話了解擬就診醫療機構情況,做好預約和準備,熟悉醫院科室布局和步驟流程,盡可能減少就診時間。
2.去醫院路上應該怎么做?
患者與陪同家屬均應該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如果可以,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隨時保持手部衛生,準備便攜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在路上和醫院時,人與人之間盡可能保持距離(至少1米)。
3.在醫院應注意什么?
接觸醫院門把手、門簾、醫生白大衣等醫院物品后,盡量使用手部消毒液,如果不能及時手部消毒,不要接觸口鼻眼。盡可能減少醫院停留時間。
(資料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