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甘棠社區依托網上平臺及時解決居民防護物資的訴求,盡心盡力幫助居民解憂愁、渡難關,社區干部群眾同心協力、共同戰疫的信心倍增。
前陣子,甘棠社區黨委書記劉衛華在騰訊“為村”甘棠社區平臺上收到不少居民來信,反映居民們買不到口罩、消毒水,大家表示擔憂,劉衛華在“為村”平臺發布的健康自查情況調查表中,也發現了不少類似的反饋。
劉衛華說:“我們騰訊‘為村’里面有個健康自查情況調查表,許多村民都參與了調查,大部分的結果反饋村民對口罩和消毒水的需求非常大,有的村民還直接給書記寫信要求我們社區干部幫助解決口罩的問題。”
對此,甘棠社區當機立斷,決定利用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多方渠道,從外地訂購了一萬多個口罩,前期到貨四千多個,優先發放給湖北返鄉人員及周邊居民。剩下的物資到貨后,逐步發放到全體社區居民手中,同時鼓勵大家,誰有資源及時與社區聯系。后來,村民崔銀鳳聯系到村里,表示希望捐贈口罩。
“現在街上很難買到口罩,跑了好幾家店都沒有貨,村干部來我們這里送,還挺及時的。” 社區居民胡靜嫻說。
村干部通過書記信箱在線處理村民疑難,有問必答,有來有回,不僅解決了物資短缺的問題,還及時部署了疫情防控工作,獲得了村民的“五星好評”。
甘棠社區第一時間在平臺上提醒居民,社區中有十九位湖北返鄉人員,都在家中隔離,每天醫務人員上門體檢測溫,希望大家不要串門走訪,不要集中集會,更不能在一起打牌消閑。鼓勵居家隔離的湖北返鄉人員增強信心,生活上有什么要辦的及時提出,社區會在第一時間幫助解決,社區同時使用“為村”救助平臺-健康自查工具持續了解居民情況和需求。
崔琳是甘棠社區衛生室的一名普通村醫,也是一名黨員。今年春節,她從正月初一開始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每天的上門檢測體溫,自己的母親因為腦出血住院都沒有時間去陪護看望。為了甘棠社區甚至全區人民的安全,她覺得這么做是值得的,她說,眾志成城,定能阻擊住疫情。
與此同時,甘棠社區還發動社區黨員、志愿者在九個村民組中分散開展清掃工作,并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廣大黨員、志愿者們在甘棠社區平臺上收到消息后,都積極響應,并熱情投身到這場防疫攻堅戰中,還時不時把工作情況和最新動態在“為村”上“打卡”提醒。
志愿者李六斤說:“隊長昨天喊我來打消毒液,我早上很早就來了,打掃了衛生再消毒,一共是四個人打藥水,一個人包一片。”
居民們的衛生健康保障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更不能落下。截至目前,甘棠社區共懸掛橫幅35條、電子顯示屏1個、張貼防疫通告60余份,在騰訊“為村”平臺發布30多條公開信等信息向村民反饋防控工作及倡議,3個固定喇叭、一輛宣傳車白天不間斷地向居民宣傳防疫常識等方式,讓居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疫情防控動態、增強防控意識。“為村”平臺上,更有很多村民自覺發出不給政府添亂的承諾,彼此強化防護意識、加油鼓勁。
劉衛華表示:“下一步根據疫情的發展方向,我們社區將實時關注動態,把消毒工作和宣傳防疫工作做得更好。”
據了解,在甘棠社區的“為村”平臺上,“村委日記”上有很多村干部發布心得體會、活動信息;“書記信箱”則搭建村級事務治理平臺,黨委書記能及時收集到黨員、居民的意見建議并進行反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對村級事務進行公開公示,提升信息透明度;“法律咨詢”“農技咨詢”提供法律援助、農業科普,為居民提供快速途徑;“供求信息”為村民提供順風車、招聘求職、房屋出租等信息,拓寬了宣傳渠道;甘棠社區還開通了“為村集市”,平日里作為線上商城將村子的土特產賣到全國各地。
甘棠社區的“為村”試點,未來也有望在黃山全市進行更大范圍推廣,讓更多農村享受到“智慧鄉村”的便利。
(來源:安徽黃山區融媒體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