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3月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回答了媒體提問。

  分級分類恢復春耕生產秩序,贏得全年糧食豐收主動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3月2日晚,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專門下發《當前春耕的工作指南》,規格之高在過去是非常罕見的,這一指南的發布是否有什么特殊背景?

  潘文博: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春耕生產工作指南,規格層次之高是多年少有的。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在春耕生產的關鍵時節,發布這一指南,時機非常重要,要求非常具體,而且指導性非常強,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今年年份特殊,不失時機抓好春耕生產,確保糧食豐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的安全”。《指南》就是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壓緊壓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夯實糧食豐收的基礎,守住“三農”這個戰略后院。

  今年春耕面臨的形勢也非常特殊,新冠肺炎疫情給春耕生產帶來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春播糧食面積大約在9億畝左右,占全年糧食面積一半以上,按時保質完成春播任務,對穩定全年糧食生產至關重要。《指南》堅持問題導向,指導各地分級分類盡快恢復春耕生產秩序,確保春耕生產有序開展。

  當前農時比較緊迫,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農時緊、農事重。在這個關鍵節點發布《指南》,指導各地從南到北、分區按時抓好春季的麥田管理、水稻的育秧泡田、大田的整地播種,確保春耕生產開好局、起好步,贏得全年糧食豐收的主動權。

  五舉措抓好水產養殖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地方漁業生產受到疫情影響,請問農業農村部對于做好春季漁業生產有哪些考慮和具體措施?

  張顯良:我國水產品總量中養殖產品占78%,抓好水產養殖生產對水產品穩產保供至關重要。我部將督促指導各地,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突出抓水產品加工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幫助企業擴大產能,增加壓塘水產品收儲,盡快騰出養殖空間。

  二是突出抓苗種生產。加快推進水產苗種企業擴繁生產,指導開展水產苗種余缺調劑和供需對接,保證苗種供應。據調度,目前苗種生產能力已經恢復了80%以上。

  三是突出抓設施維護。引導養殖生產者抓緊時間開展池塘清淤、消毒以及進排水系統和養殖設施設備改造,做好飼料等物資準備。

  四是突出抓病害防治。抓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強化疫病監測預警,實施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做好存塘水產品病害防治。

  五是突出抓結構調整。加強技術指導,推廣池塘生態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遠海網箱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綠色養殖模式,優化養殖品種結構。

  同時,要求各地加快漁業油價補貼資金發放,指導船員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風險防范,有序恢復捕撈生產。

  暢通運輸通道,推進農資企業復工復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農業農村部把化肥、農藥等農資納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生活物資保障范圍,列入復工復產企業重點名單,目前這些農資企業開工率如何?是否能夠保障重點地區春耕備耕用肥用藥的需要?

  張延秋:我國種子、農藥、化肥、農膜,常年供大于求,可供應總量要多1.5倍到2倍以上。目前主要的問題是農資供應的產業鏈斷了,運輸阻斷導致生產的農資運不出去,需要加工的配料進不來。前不久,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做好春季農業生產物資運輸服務保障的緊急通知,將農資納入綠色通道,由承運企業自行網上打印通行證,確保農資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運行。從目前情況看,主動脈基本貫通,從25個省1500多個農業縣反饋情況看,縣內鄉鎮的道路通暢的占78%。

  在企業復工方面,目前362家重點種子企業復工率達到92%,產能達到62%,較上周提高10個百分點。化肥尿素企業復工率達到69%,磷酸一銨企業復工率達到62%,二銨企業復工率達到61%,鉀肥企業復工率達到88%,復混肥復工率達到51%,1400多家農藥企業已經復工70%。特別是當前急需的春管小麥、油菜用藥企業的復工率達到92%。從目前情況看,滿足春耕備耕農資的需求是有保障的。此外,調查中的經營門店78%已經恢復,較兩周前提高了30個百分點。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搞好精細指導服務

  中國日報記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地方的春耕生產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比如大家深居簡出導致勞動力不足,農資供應也不暢通、面臨漲價壓力,請問這些因素會不會影響今年糧食目標的實現?

  潘文博:今年的春耕生產確實遇到一些常年沒有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過推進農資企業復工復產,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一些堵點,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的影響,春耕生產秩序正逐步恢復。

  關于今年糧食的問題,全年糧食包括夏糧、早稻和秋糧。夏糧主體是冬小麥,面積是基本穩定的,而且現在墑情好,苗情長勢好于去年、好于常年,奪取今年夏糧豐收是有基礎的。早稻和秋糧農民的種植意向面積也基本穩定。現在春播剛剛開始,只要環環緊扣、季季緊抓,指導農民把種植意向落地,把關鍵措施落實,實現全年糧食目標還是有信心的。我們將重點抓三項工作:

  一是壓緊壓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充分發揮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這個“指揮棒”作用。今年準備把春耕生產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各省(區、市)糧食面積和產量要穩定在上年水平,年底要通報考核結果。同時各省(區、市)要把任務分解落實到縣,層層把責任壓實。

  二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今年國家提高了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釋放了重農抓糧的信號。下一步落實好最低收購價、生產者補貼這些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保障農民種糧收益,保護和調度農民種糧積極性。

  三是搞好精細指導服務。突出重點區域、緊盯關鍵農時,分區施策、分類指導,創新服務方式,特別是用好線上方式,讓專家在線服務、在線答疑、在線培訓,指導好當前春耕生產。同時,做好旱澇災害防范,還有重大病蟲害的防控,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湖北農資供應解決,全國供應就有保障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記者:我們了解到,這次疫情對一些地方的春耕農資供應造成了不小影響,目前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是什么?下一步將如何解決?

  張延秋:目前,春耕期間農資最主要的問題是交通不暢、企業要復工和基層農資店要營業,特別是封閉管理的村,農資進不去。我們要通過點對點進行供應解決。難點還是在湖北,湖北疫情重,農資保供任務也重,應該說湖北農資保障能解決,全國的問題就能得到有效地解決。農業農村部熱線電話,共收到193個反映農資問題,62個來自湖北。

  為解決湖北的問題,農業農村部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進行了通盤考慮。雖然防疫任務重,但春耕農時又不等人,根據農事的輕重緩急,湖北省列出了時間表:3月10日前完成早稻種子準備,15日前完成育秧農資準備,20日前完成小麥的條銹病、油菜菌核病用藥的準備,4月10日前要完成中稻種子的準備。

  根據這個情況,湖北省本身能解決的由湖北省解決,比如早稻種子300多萬公斤,湖北省自身條件能夠解決,但湖北省解決不了的,比如中稻種子大約需要5000萬公斤,有一半的缺口,農業農村部已經安排湖南、安徽、江西等省有關企業做好準備,湖北提出了具體品種需求后馬上組織供應。還有化肥湖北缺口1.9萬噸鉀肥、6.2萬噸尿素,全國供銷總社協調中國農資集團對接供應,缺口復合肥61萬噸,工信部協調金正大集團對接供應。農藥缺口將近2000噸,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協調了156家農藥企業來對接湖北,保證供應。如果湖北的供應問題解決,我們全國的供應就有保障。

  推動早稻生產恢復,穩住雙季稻面積

  中新社記者: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恢復雙季稻,請問今年雙季稻生產形勢如何?農業農村部對恢復雙季稻有何考慮,將采取什么樣的舉措?

  潘文博:早稻和雙季晚稻加在一起就是我們常說的“雙季稻”。近幾年雙季稻面積出現下滑,主要原因是農資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土地流轉費用增加,加之近幾年稻谷市場價格比較低迷,農民種植收益下降,造成一部分地區調減雙季稻改種一季稻。2019年雙季稻面積在1.4億畝左右,比2012年減少了3500萬畝,其中早稻連續7年減了1800萬畝。雙季稻面積占整個稻谷的近1/3,是重要的口糧品種。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必須穩住稻谷生產,尤其是雙季稻面積不能再繼續下滑了。雙季稻面積能否穩得住,關鍵在早稻。

  農業農村部今年要全力推動早稻生產恢復。重點抓三個事:

  一是抓政策落實。今年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在前幾年連續三次調低的情況下適當提高,釋放了國家重農抓糧的信號。我們將抓好這項政策的落實。同時,積極推進稻谷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穩定早稻面積,力爭有所擴大。

  二是抓項目帶動。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整合現有農業項目資金,加大對早稻生產支持力度,聚焦主產區、重點縣、規模經營主體和關鍵環節,支持早稻主產省、主產縣推廣集中育秧和機插秧。

  三是抓指導服務。現在南方的早稻,像廣東、廣西已經進行浸種育秧了。湖南、湖北、江西也即將進入浸種育秧的時候,我們將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提高增產技術的入戶率和覆蓋面。

  動員全國力量保障湖北農資需求

  中國農村雜志社全媒體記者:湖北省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當前湖北處于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關鍵時期,請問湖北省春季農資供應情況如何,怎么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張延秋:湖北的農資供應問題怎么解決?靠湖北自身現在確實有難度,省內的農資短缺,一些企業開工有困難。這個問題要靠全國力量來幫助解決。農業農村部成立了農資保供專班,通過這個專班把農業農村部系統的力量集中起來統一指揮,并與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等部門建立了直接快速的協同機制。同時把全國31個省份動員起來,分別建立農資保供機制,動員全國力量保障湖北農資需求。同時我們也動員了360多家種子企業、200多家化肥企業、1400家農藥企業和82家農膜企業,通過手機APP已經建立了聯系,只要湖北有需求,只要疫情較重地區有需求,我們就要動用全國的力量,通過全國的農資應急調度保供網絡保證春耕農資需求。

  下一步工作,一是加快提高企業復工率,打通農資供應的堵點。現在主要問題是交通運輸的運力不夠,所以在此呼吁運輸部門、物流企業、快遞企業以及相關的運輸企業優先保證農資供應,因為農時不等人。同時還要推動有關政策落實問題,今年的疫情給農資企業造成了較大打擊和損失,還有畜禽種苗,特別是雞苗。在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要幫助爭取稅收減免、信貸金融、社保等政策扶持,使這些農資企業盡快恢復元氣、恢復發展。

  發展稻漁綜合種養 實現“穩糧增收”

  文匯報記者:目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近年來稻魚綜合種養對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請問稻魚綜合種養發展狀況如何?下一步農業農村部有何舉措?

  張顯良:這幾年稻漁綜合種養發展非常快,據統計,2019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經達到3500多萬畝,產出200多萬噸的優質水產品和1700多萬噸的優質稻米,畝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實現了“一田雙收、一水兩用、減肥減藥”,促進了農民增收,成為一些地方重要的脫貧產業和農耕文化形式,也充分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也是稻漁綜合種養的準備期,各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的積極性非常高。稻漁綜合種養首先堅持“穩糧增收”,做到“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要落實《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范通則》等規范標準要求,嚴格控制溝渠占比不超標、水稻產量不減少,做到種養環境更生態、產品品質更優質。農業農村部將督促各地重點為農民做好三方面的技術指導:一是做好田間工程,比如加固田埂,建造防逃設施。二是做好苗種放養,因地制宜選擇養殖品種,選擇合適規格的苗種來壓縮養殖周期。三是做好養殖管理,加強水質調控等,確保種好稻、養好魚,稻豐魚肥。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