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智能家庭農場讓“無人種地”不再難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喝著咖啡就能把地種了!或許你曾覺得這是異想天開,但是在山東省淄博市禾豐種業生態無人家庭農場,農場主朱俊科已經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你看,這塊地的玉米受臺風影響,出現倒伏。通過無人機實時監控,我們就能及時分辨出哪個品種的玉米更抗倒伏!”最近,記者來到朱俊科的家庭農場,但見坐在指揮中心的朱俊科,在大屏幕前就能把各塊地的作物長勢情況盡收眼底。

  生態無人農場的智能化水平遠不止這些。指揮中心里,朱俊科通過發送不同的信號指令,田間的農機就按照規劃路線自動整地、播種、施肥、打藥、收割。在無人農場,機器幾乎已經將人力要素從土地耕作中徹底解放出來。

  “經營好農場要講究一個‘度’,不能盲目追求‘壘大戶’。”朱俊科告訴記者,“家庭農場是由我和哥嫂兩家一起經營的,有多少人力資源,有多大的管理能耐,有什么樣的機械裝備,就攬多少活!”現在經營的農場面積約為500畝,朱俊科感覺略微有些施展不開手腳,等到各方面條件成熟了,他準備把農場的面積擴大至1000畝。

  適度規模

  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效益

  “‘誰來種地’的問題怎么解決?用科技來解決!”這是朱俊科建起生態無人家庭農場的初衷。和其他地方一樣,朱俊科的農場周邊所在地,年輕人普遍外出打工,村莊出現老齡化、空心化現象,土地規模集約種植的條件完全具備。

  土地要集中連片,才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朱俊科流轉了臨淄區朱臺鎮北高西村、革新村兩個村共500畝的土地,每畝地的流轉費用約為700元錢。“這幾塊地連片成方,平整肥沃,適合農機耕作。若是坑坑洼洼、不方整的土地,會加大種地的成本。”

  家庭農場占地500畝,算這個面積,朱俊科考慮了多重因素。“一是要結合自有機械裝備的工作周期和維護成本,二是要考慮自己農場的管理水平。”朱俊科表示,如果野心太大,貪廣貪多,反而會因為管理水平跟不上導致入不敷出,不如在力所能及的能力范圍內使得每一寸土地都發揮最大的收益。

  在農場,記者看到陸陸續續有消費者前來體驗玉米采摘。農場是對外開放的,消費者可來現掰現買,既能采買到自己滿意的農產品,又能體會田園樂趣。“我們在農場種植了約100畝的山農禾豐1號,這個玉米又甜又糯,口感很好,過來體驗購買的消費者很多。”朱俊科認為,對準市場需求也是家庭農場持續健康經營的關鍵所在。

  淄博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荊延東認為,無人家庭農場實現了經營效率的最大化和產品品質的最優化,從而達到節約資源、降低成本、環境友好的綜合目的。這種用腦力勞動代替體力勞動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是未來家庭農場發展的必然方向。

  全程智能

  一人管理千畝農場成為可能

  朱俊科的無人農場建設是與山東理工大學合作開展的。農場整合了現代農藝和農機裝備如綠色植保技術、無人機等,依托天空地一體化農情信息獲取系統,達到綠色生態農業的無人化、精準化操控,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循環生態農場新模式。

  “農場實現了前期耕種階段、中期管理階段和后期收獲階段的全程智能化。”山東理工大學教授張彥斐告訴記者,比如在中期,水的管理尤為重要,而無人澆水也是整個無人農場建設的關鍵節點。農場的智能灌溉系統在實際運作中,能及時給作物解“渴”。

  據了解,在無人農場的田間設有多處探頭探測土壤中水的含量,根據大數據測算系統,獲取作物在未來一段時間需水量,再根據田間的持水量,計算出需要補灌的用水量,完成作物的“補水”。

  “智能化的農場,包括‘大腦中樞’‘傳感系統’和‘操作系統’,能夠完整地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并應用信息。”張彥斐補充道。

  云平臺監控系統,是無人農場的“大腦”。系統對農場進行整體調控,監控農場內作物生長環境、土壤狀態以及所有機具的作業狀態,并進行智能實時調控。

  天地空智能農業傳輸系統,是無人農場的“傳感器”。采用北斗GPS系統姿態傳感器提供的信息,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實現對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感知、分析和決策……

  結合GIS系統,操作人員可以在辦公室里對農機進行精準操控,真正實現農機的無人應用,讓一個人管理上千畝田地成為可能。

  山東理工大學蘭玉彬院士表示,通過小麥(玉米)耕、種、管、收等環節的全程智能化,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勞動用工費用減少25%,節約灌溉用水20%,減少農藥投入30%,顯著改善農田面源污染,實現土壤的可持續利用。

  循環農業

  實現原料高效利用、生態平衡

  記者跟隨農場主來到牛場,體態肥碩的西門塔爾牛正在悠閑地吃著新鮮的秸稈飼料。這些秸稈飼料,正是利用剛剛收獲的小麥秸稈制作的。“牛場占地30畝,主要養殖了西門塔爾牛和比利時藍兩個肉牛品種,飼養量達到1000余頭,一年可出欄300頭,產出效益近千萬。”朱俊科介紹道。

  禾豐生態無人農場不僅實現了全場智能化,也同時追求著綠色生態循環的價值目標。牛糞通過生物菌發酵技術處理,既減少了污染和異味,又能實現糞便還田,以肥養地。牛的尿液富含氮,經過生物菌技術處理后可以生成球藻,共生養藕,再經養魚凈化過的水,既可以澆地,又能當作牲畜的飲用水,一個立體種養、閉合式生態循環農業的雛形清晰可見。

  記者在農場還看到了金葉接骨木、矢車菊、蛇床草等植物,這些植物可以涵養害蟲天敵,給害蟲天敵一個棲息地,從而減少害蟲對農作物的危害。同時農場里還采用殺蟲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綠色防控手段來減少農藥施用,采用水肥一體化噴施系統實現減肥節水,采用生態沃土技術來保護土壤,盡可能地保護農場生態平衡。

  “我們最近正在建設‘魚菜共生’項目,項目建成后,生態循環農業的閉環將進一步扣緊,生產環節每一步所使用的原材料都能夠高效循環利用。”朱俊科表示。這樣,生態無人農場將實現秸稈飼料制備、畜牧養殖、養殖場固液廢棄物處置、中水回用為一體的循環農業模式。

  蘭玉彬認為,生態無人農場探索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無人農場”的可復制、可推廣,讓智能化機器深度參與農業生產全過程,逐步替代人力,參與決議計劃管理。隨著人工智能農業機器人升級換代和推廣應用,它們將逐步替代農民手工勞動,破解農村勞動力不足難題。

  (于婷婷)

  摘自人民網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