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隸屬于廣東天農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選址到建成投產,均以“生態循環、健康養殖、低碳經濟”為理念,融合一二三產業,打造“高技術、高標準、高起點、全產業、全循環、全生態”高效循環現代化國家農業示范基地,是發展種豬繁育、父母代豬、商品豬養殖、飼料生產、肉制品深加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在建設非洲豬瘟無疫小區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提高企業的標準化、綠色化、集約化水平,在應對重大危機中,實現生豬產業化“危”為“機”的突破。
把好飼料生產關
“我們場對豬只的防護要求比醫院的嬰兒房還要高,防護級別堪比‘軍事基地’。公司的飼料廠,從原料到飼料進入豬只的嘴巴,均是軍事化管理。”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廖曉丹表示。
明確功能分區 飼料廠分為輔助區、大小原料區及卸載區、飼料加工區、成品料區、袋裝料接料區、封口區、裝載區、門衛區等八大區域。每個區域需保持干凈、整潔,嚴格執行每日消毒制度;分別設置人員進出路線,外部車輛不進入成品區,通過傳送帶或叉車進行作業;工作人員需穿防護服、帶一次性手套、穿鞋套操作;專人負責監管進出飼料廠車輛及人員。
嚴格原料控制 絕不使用豬源飼料原料(血漿蛋白粉、肉骨粉等)。避免從疫區采購飼料原料,選購烘干玉米及高溫處理過的小原料。小原料使用托盤,封膜打包運輸;裝載好的車輛用帆布封閉好;成品袋裝料車出廠時整個車廂包裹完好。
規范生產管理 設立門崗監管進出車輛和人員,未經允許人員禁止進入飼料廠區域,飼料廠業務對接人員在辦公樓接待。進入門衛室登記,修剪指甲并清洗消毒雙手。電子產品及眼鏡等隨身物品進行消毒,進場人員洗澡更衣后到通行窗領取;箱包放在辦公樓行李儲存室;食品等其他必需的個人用品參照物資入場流程。員工進入大門口脫衣間,坐在長凳上脫去自己場外穿的鞋;轉身赤腳進入脫衣區,隨身衣服脫下放在臟區衣柜,再進入淋浴區,洗澡后更換廠區衣物,穿廠區鞋子,全程單向流動;浴巾只能在凈區使用。
運輸車輛管理 飼料運輸車經過二級洗消中心洗消后,對車輛、駕駛人員采樣檢測ASF,檢測結果合格后進入三級洗消點;三級洗消點檢查車輛封簽完整,并拍照上傳至生物安全匯報群,登記車輛信息,再次對人、車采樣留底(備檢),按照人、車生物安全流程進入種豬場指定區域,司機嚴禁攜帶手機進入,按照專門線路行進到達相應區域作業,開始打料。
自動飼喂規避風險
豬舍全部按照美式大體系生產工藝標準設計,擁有全新的現代化飼料加工及養殖設備,采用自動化料線和飼料塔模式自動投料,豬群真正享受到“飯來張口”。
根據豬場內飼料核報計劃將各個品種飼料輸送進對應的飼料塔中。檢查完畢后,司機使用遙控器將搖臂控制到對應下料口開始作業。生產區每天早上7點開始飼喂工作,均通過自動料線飼喂系統控制,只需通過控制器面板上的開始飼喂按鈕即可實現全群豬只的同時飼喂,整個飼喂時間在15分鐘以內即可完成,節省了大量勞動力,也降低了人員接觸飼料的風險。飼喂結束后通過料線系統將料塔中的飼料輸送到每一頭豬只的飼喂料斗中,為次日飼喂做好準備。整個飼喂過程從開始到結束再到準備次日飼料均可在1小時內完成。
織密安全防護網
制度先行。“織密”生物安全防護網,才能穩定生豬生產。公司在建設豬場的同時,成立了由集團總公司董事長任組長的生物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由總經理任組長的生物安全實施小組,建章立制,逐一落實。公司嚴格按照生物安全手冊,建立生物安全措施操作程序,制定監督制度,確保各類風險因素都有對應的生物安全措施;實行雙人監督簽名負責制,建立生物安全微信群,要求各環節員工采取消毒等安全措施時,必須拍照上傳,形成閉環管理,確保各項生物安全措施都能落實到位。
人員高配。目前,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有由2名預防獸醫學博士和7名獸醫碩士組成的疾病防控團隊,其中,種豬生產管理團隊由全球著名的托管公司美國派普斯通和卡美公司人員組成。公司與PIC、勃林格殷格翰等國際知名企業保持密切合作,與貴州大學等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了“產學研”的良好氛圍。
貴州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劉 霞
貴州日泉農牧有限公司 柏 誠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