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成立,2014年1月28日上市,聚焦生豬產業,歷經29年發展,現已形成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的集團公司。
2018年8月非洲豬瘟在國內暴發以來,牧原公司圍繞生物安全管理,以無疫小區建設為抓手,因勢而動,主動應戰。在硬件建設上,力主創新,強力推進智能化升級,研發出集空氣過濾、獨立新風、出風滅菌于一體的“三防豬舍”;在軟件建設上,采取系列風險評估方法和系統嚴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標準。經軟硬件的全面升級,加快產業智能化轉型,快速建立起非洲豬瘟無疫小區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三區防控體系與七級道路管控
三區防控由場區外圍、場周邊、場內部三區組成;七級管控是政府和企業對場區內部和場區外部道路進行層級劃分、分級管控。內鄉縣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充分發揮縣鄉村的網格化防控排查監管體系,負責內鄉收原場區外部三級道路管控,即:在省界及高速路出入口設立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24小時值班,對過往生豬車輛查證驗物。牧原公司負責場區內部四級道路管控。
五級入口管理
五級入口是由外部進入場區內部逐步進行分級管控:一級入口是場外進入場內的入口,包括銷售系統、飼料系統、豬群移動、入場人員、進出物品、場外動物、水源管理等管控;二級入口是分區到分區的入口管理,包括隔離區、生活區、生產區、銷售區、無害化區、環保區管控,防止場內分區之間傳播;三級入口是防止場內棟與棟之間傳播,主要包括人員流動、空氣傳播、場內豬群轉運、車輛流動、物品移動管理;四級入口主要防止棟內擴散,主要有棟內防控、舍間防控、單元防控;五級入口主要防控單元內部擴散傳播,防控接觸傳播、飲水傳播、飼料傳播、人員傳播、物品傳播、氣溶膠傳播。
十五項關鍵點控制
十五項關鍵點,是五級入口管理在整個生物安全防控中的重中之重,即豬-精-舍/水-料-氣/人-物-車/路-臺-病/糞-害-毒。豬群定期進行異常檢測,從采樣到出結果不超過6小時,及時準確掌握豬群健康狀況;公豬特定病原凈化,精液運輸專車專人;“防病、防臭、防非瘟”的三防豬舍有效的將病毒隔離在豬舍之外;水源通過納米級過濾和二氧化氯消毒;飼料從原料選擇、采購、運輸、存儲全程密封,飼料進行85℃~90℃高溫處理,持續3分鐘以上制粒,生產線實現自動化加工,飼料通過管鏈全程密閉輸送到養殖場內;場內建設空氣過濾系統和新風豬舍,過濾后的空氣質量接近ICU(重癥監護室)的標準;人員進場進行場外加場內兩次隔離,檢測合格后進入生活區;員工上班先在集中換衣間穿道路上班工裝,到端部洗澡間淋浴10分鐘,再換專用工裝進入單元內工作;物資入場時采取高溫蒸汽、浸泡、擦拭、熏蒸的消毒方式及物理隔斷保證內外不交叉,進入單元前在二級入口、三級入口再進行一次消毒;場外車輛不進場,場內車輛按功能分區使用;發生業務前后的道路及轉豬臺進行嚴格清潔、消毒;尿糞污水進行封閉異地處理,并設置防滲漏系統;對生產內部實施封閉、實時監控,防止人員對場區投毒破壞;場內設置隔鼠帶、放置驅鳥設備、安裝鐵紗網,定期進行滅蚊蠅;定期對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應急演練,對各組成單元進行風險評估,完善應急反應實施方案、應急儲備、應急演練和疫情報告體系。
五項出口管理
五項出口管理是:商品豬銷售、種豬和斷奶仔豬的轉運、病死豬運輸、醫療廢棄物運輸、糞污處理管理。商品豬在銷售過程中內外部銷售區進行物理隔斷,豬群不返回生產區內側,杜絕內外部交叉。種豬、斷奶仔豬轉群前做好車輛洗、消、烘、轉群道路、場地設施消毒,轉群結束后對道路和場地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全面防控豬群流動風險點。病死豬運輸無害化車輛專人、專車、專消、專道、專場,不與場區內部人員接觸。場內設置醫療廢棄間,醫療廢棄物定點存放,生產人員禁止接觸,由專業公司定期進行處理。生產單元內豬糞、豬尿、清洗用水等,經密閉管道全程封閉輸送至水肥生產中心。
“四零標準”無害化處理體系
無害化處理中心 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包括無害化處理中心1個,設計病死動物日處理能力40噸,收集人員經過專門消毒培訓后方可上崗。在整個運行過程中公司堅持四個零:死豬零流失、病源零傳播、環境零污染、監督零盲區,解決了無疫小區在整個養殖過程中的死豬和所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
病死豬運輸 公司配備13輛封閉式專用收集車輛,由獸醫部和無害化處理中心負責人現場勘查路線,指定專用死豬拉運線路,采取專車、專人、專場、專消、專烘干的工作模式及時收集,及時拉運,及時清消。
清洗消毒烘干 運輸車輛的消毒采取一場一拉運,一車一消毒烘干的方式;運輸人員出車前后洗澡消毒,更換干凈衣物;無害化處理場地、道路每天使用1%燒堿溶液全面消毒至少2次。
生產設備及工藝 采用全國先進的高溫化制處理工藝,處理過程分為高效破碎傳輸系統、燃氣鍋爐供能系統、高溫蒸煮滅菌烘干系統、油脂壓榨分離系統、產品存儲系統、廢水廢氣凈化處理系統,確保產品無菌干凈、廢氣合格排放,廢水合格循環利用,杜絕二次污染。
產品流向監管 病死豬處理的成品為肉骨渣和生物油脂,肉骨渣全部用于有機肥生產的原材料,生物油脂提煉為生物柴油,達到變廢為寶的目的。內部設置專職銷售和監管人員,并建立產品可追溯檔案,由駐廠動監大隊人員同時監管,確保后端流向安全。
監控檢測 病死豬運輸車輛每次消毒烘干完畢,進行采樣送檢,由化驗室檢測反饋結果。對無害化處理工作人員、廠內環境、肉骨渣、設施設備每月進行一次非洲豬瘟采樣檢測和反饋。
數據檔案 無害化處理工作建立處理過程的數據檔案資料,將《車輛進出廠記錄》《車輛運輸記錄》《車輛消毒烘干記錄》《無害化接收、處理記錄》《無害化生產檔案》《醫療廢棄物處理臺賬》等全程記錄,確保數據可追溯。
官方動檢監管 內鄉縣無害化處理中心設立動檢大隊駐廠辦公室,縣動檢所專人駐廠,全程監管無害化處理中心的病死豬處理和生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