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樂山市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法治植保”理念,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總目標,堅持以病蟲監測預警為基礎,以強化植保公共服務職能為手段,以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為重點,強力推進樂山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重點打好“五場戰役”,確保全市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打好植保植檢宣傳的輿論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的出臺為契機,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農藥管理條例》《植物檢疫條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貫徹,有計劃、分層次地開展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農民的普法宣傳活動,營造了人人“知植保、支植保、重植保”的良好輿論氛圍。全市植保系統緊密結合工作實際,通過現場培訓、新聞媒體、網絡平臺、科技趕場等多種途徑,采取技術講座、宣傳資料、技術明白紙等多種形式開展植保技術宣傳和培訓。近年,全市植保系統平均每年開展宣傳培訓班176期,培訓人數3504人,開展田間技術指導20916人次。2021年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各類科學安全用藥技術培訓班24期,培訓人員1700余人次,發放資料8000余份。
打好常規病蟲害防控的陣地戰。樂山地處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屬中亞熱帶氣候帶,境內雨量豐沛、水熱同季、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6.5℃ ~ 18.0℃,地形地貌復雜、生物種類繁多,農業病蟲害呈常發、多發態勢。2020年全市病蟲草鼠害總計發生面積1412.54萬畝次,共開展防治2006.7萬畝次。糧食產量123.9萬噸,挽回糧食損失14.74萬噸,實際糧食損失1.32萬噸,全年病蟲草鼠害對糧食的損失率為1.07%。
打好侵入性病蟲害防控的阻截戰。樂山是水稻“兩遷”害蟲和玉米粘蟲發生的波及帶,也是草地貪夜蛾“北遷南回”的重要通道。樂山市重視標準化病蟲觀測場的建設,針對轄區內重點區域、重點作物、重點病蟲害全面布局,科學規劃監測網點,更新維護監測設備,通過科學規范監測方法,定點監測和隨機踏查相結合,專業測報與群眾測報相結合,全面掌握區域內病蟲害發生消長動態,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措施,成功阻截了侵入性病蟲害的危害。近幾年,我市先后完成稻水象甲、柑橘潰瘍病、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的阻截防控。
打好突發病蟲害防控的殲滅戰。受全球氣候變化、作物布局、種植制度,田間病蟲源等因素影響,區域性病蟲害經常在我市暴發成災。樂山市切實落實重大病蟲疫情“政府主導、屬地責任、聯防聯控”的防控機制,積極完善本轄區植物疫情事件應急處置機構和預案,形成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法治化指揮體系和應急機制。近年來,先后成功處置了2009年夾江茶銀尺蠖暴發,2010年市中區斜紋夜蛾暴發,2012年市中區、井研稻水象甲暴發,2013年全市山區玉米斑病暴發,2018年柑橘潰瘍病帶菌苗木違規調入,2019年峨邊縣、馬邊縣、峨眉山市局部玉米黏蟲暴發,2020年馬邊、峨邊、峨眉、沙灣玉米草地貪夜蛾暴發等植物疫情突發事件。有效保障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打好農藥減量控害行動的持久戰。原農業部在2015年提出到2020年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計劃以來,樂山市認真領會農藥減量化精神,積極采取關鍵措施,從體系建設入手,構建工作長效機制;從宣傳培訓入手,提升農民群眾安全意識;從病蟲害監測預報入手,指導農民精準防控;從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入手,優化農民用藥習慣;從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入手,積極推進統防統治;從農藥經營門店入手,杜絕農藥亂用濫用行為。最后達到了有效防治重大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的目的。在確保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來源:樂山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