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燈塔社區干凈整潔的村間小巷,幾名身穿紅色工作服的天然氣公司技術人員,忙活著將天然氣管道接進居民何儒貴的家中。
“現在什么都不缺,要是能和城里人一樣,用上便宜方便的天然氣就更美了。”去年,居民鄧寶林的一席話,與燈塔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何小軍的心思不謀而合。
經過聯系協調,今年9月,天然氣進戶工程啟動,居民們紛紛對老舊廚房進行改造。裝上集成吊頂、壘起大理石灶臺,昔日油煙烏黑的廚房煥然一新。聽說社區還給每個安裝農戶發放1000元補貼,大伙更是樂開了花。
“‘兵書記’小何來了后,社區一年一個樣,我們的日子趕上了城里人。”67歲的何儒貴豎起大拇指。
2014年,從軍16年的何小軍光榮退役,并在武漢安家,“一想到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我感到肩頭有責任。”2017年,他受鎮村干部邀請回鄉創業。一年后,何小軍當選社區黨支部書記兼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
燈塔社區位于隨縣城鄉接合部,社區2100多居民,過去大部分勞動力在外打工。因征地拆遷等問題,社區矛盾一度比較突出。
“產業興旺,才能凝聚人心。”上任伊始,何小軍就抓住關鍵問題,大力發展集體產業。社區利用良好的土地資源,創辦家庭農場,發展高端水果種植和休閑采摘,吸納30余人就業。
社區燈耀紡織廠,一度經營困難。何小軍積極出謀劃策,幫助該廠更新技術、擴大規模,吸納50余人就業。去年,該廠納稅300余萬元,成為當地的納稅大戶。
頭雁振翅群雁飛。社區能人相繼辦起牧業公司、綠化公司、苗圃基地,持續辦好香菇和中藥材基地。燈塔社區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集體收入穩步提升。
“共產黨員的職責,就是想方設法讓群眾過上好日子。”幾年來,何小軍團結帶領“兩委”一班人,不斷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持續提升村容村貌。
2019年,社區投資70余萬元,建起兩處文化廣場。硬化村間公路,接通縣自來水管網,落實居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政策……一件件實事好事落地,燈塔社區的人心更齊了。
(徐思弘 程 鵬)
摘自《農村新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