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張功國:能人帶頭探路,敲開財富大門
時間:2022-03-24 04:08:16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錯落有致的蔬菜大棚,寬敞干凈的鄉村街道,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宿……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全軍鄉熊家河村是能人大戶張功國的家,也是他土生土長的地方。

  “五年前,當我再次回到家鄉的時候,道路兩邊都是豬圈和廁所,環境臟亂差,當時在我心底就萌生了一個念頭,就是一定要徹底整治村里的環境,讓老鄉們過上好日子。”張功國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幾年來,在張功國的帶動下,村民們守著綠水青山,搭大棚,養黑豬,種花卉,一改貧困落后的面貌,闊步邁向小康。

  回鄉創業,崛起山村美麗經濟

  進入熊家河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500畝蔬菜大棚,搭建有序,十分壯觀。2016年,張功國受金寨縣全軍鄉能人回歸政策吸引返鄉創業,在全軍鄉熊家河村投資3000萬元,從事鄉村生態旅游項目投資開發。

  2019年,張功國擔任熊家河村黨支部名譽書記、村創福公司董事長,金寨縣西樓生態旅游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掛任鄉黨委委員。

  打造特色產業,助力集體脫貧

  張功國投資建立的西樓生態旅游有限公司,從一塊無人問津的河邊荒地起步,整地、修渠、鋪管道,一點一點做起來。第一年,張功國投入了1000多萬,沒有任何收益,但是土地平整了,大棚起來了,原先長滿荒草的河灘地,一座生態園正在抓緊建設中。

  果蔬種起來了,雞鴨魚也養起來了,銷路怎么拓寬呢?張功國開始摸索新的發展模式,“咱們這山好,水好,又是當年紅軍的戰略基地,不能白白浪費這么好的天然資源。”張功國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創新“農+旅”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發展旅游業不斷吸引各地游客來村觀光旅游,購買各種農副產品,拓寬銷路。

  如今,“能人回歸”的杠桿效應日漸顯現,張功國憑借一人之力,吸納當地農村剩余勞力200人就業,熊家河村集體經濟增收78萬元,22戶貧困戶精準脫貧,基本實現了當初鄉黨委提出的“用一個能人,興一個產業,活一個村莊,富一方百姓”的發展理念。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過上富日子!

  “以前能吃飽就很滿足了,現在是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下午五點半,在張功國的果樹大棚里,49歲的村民張功新正在鋤地。張功新原本是村里的貧困戶,張功國得知他的境況之后,主動把他帶到自己的基地做工,送他去學習、培訓,最終將他培養成一名技術工人。現在的張功新負責大棚果蔬的種植管理,年收入十萬元,徹底擺脫了貧困。

  張功國總在說:“脫貧不是簡單的讓老百姓有錢,而是讓他們有技術,只有將技術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咱才能一直走下去。”懷著那一份炙熱的鄉土情懷,張功國還通過實施土地流轉,讓貧困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使農民從原來單一的種植收入轉變為“土地租金+務工收入+利潤分紅”的三元化經濟增收模式。僅2019年,張功國的西樓生態旅游有限公司就給當地帶來經營性建設用入市地塊股金分紅9.32萬元,其中,熊家河村集體3萬元,西樓組居民組6.32萬元。同時,張功國還發放扶貧帶動資金76.8萬元,使群眾務工收入達到49.9萬元,土地流轉金41.6萬元。

  2020年底,在熊家河村委會和村民代表的見證下,張功國在熊家河村村部結清了當年農民工勞務工資100多萬元,村民們摸著鼓鼓的腰包,開開心心過大年。

  談及未來,53歲的張功國表示,下一步,他將投入更多資金加快休閑康養中心建設,加快農業示范園種類發展,利用新科技手段把生態園建設成為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科普教育基地,啟動民俗文化體驗園規劃,致力于開拓更多的產業發展,同時廣泛吸納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返鄉就業,鼓勵他們支持家鄉建設,讓熊家河村成為新時代下的模范鄉村。

  (葛 婷 黃文靜)

  摘自《安徽科技報》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