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中央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暉說,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召開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鄭重的歷史性、戰略性決策,體現了我們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體現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王曉暉介紹,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會通過的《決議》共七個部分,在內容擺布上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這次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第二個特點是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用較大篇幅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變革性實踐、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
全會強調“兩個確立”,進一步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
全會公報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王曉暉介紹,《決議》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作了進一步概括,還從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成就,并重點概括了其中的原創性的理念和思想。
全會審議通過的《決議》是黨的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
“在我們黨的一百年歷史上,曾經先后在1945年制定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1981年制定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表示,這次全會通過的《決議》是黨的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同黨作出的前兩個歷史決議一樣,必將對推動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曲青山認為,對《決議》的評價和定位可以概括為三句話:《決議》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決議》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決議》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他表示,《決議》的重大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團結帶領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偉大歷程,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增強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二是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歷程,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性,增強全黨團結統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三是深刻總結我們黨一百年來加強自身建設、推進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教育引導全黨深刻認識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以“十個堅持”總結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總結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的“秘訣”
《決議》以“十個堅持”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寶貴歷史經驗,即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表示,《決議》是一個匯聚了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成功經驗的極為豐富的思想智慧的寶庫,其中也包含了我國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的“秘訣”,特別重要的有八個方面:
一是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二是堅持深化改革;三是堅持對外開放;四是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五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六是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七是堅持穩中求進;八是堅持黨的領導。
“這些可以說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未來行動的指引。”韓文秀說,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只要我們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堅持好、運用好、發揚好,就一定能夠確保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行穩致遠,創造新的發展奇跡。
(丁小溪 范思翔)
來源:新華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