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發布(以下簡稱《意見》),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重污染天氣、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等主要目標。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到“深入”,意味著污染防治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要求也更高。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同時也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意見》聚焦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明顯的重點行業和領域,從7個方面明確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點任務,包括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等。
根據“十四五”新任務新要求,《意見》提出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一是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聚焦秋冬季細顆粒物(PM2.5)污染,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力度,著力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大力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著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清潔柴油車(機)行動,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持續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加強大氣面源和噪聲污染治理,加快解決群眾關心的涉氣環境問題。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鄉村,持續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推動長江全流域按單元精細化管控,持續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全面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要求,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南水北調等重大輸水工程水質安全。突出渤海、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鄰近海域,著力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強化陸域海域污染協同治理,建成一批美麗河湖、美麗海灣。
三是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深入推進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效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保障人居環境健康。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強化源頭準入和環境風險管控。強化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實施水土環境風險協同防控。
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對此,意見還明確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強化生態保護監管等生態保護重點任務。
(黃 垚 高 敬)
來源:新華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