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新的一年,改變自己的思維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新的一年,我希望好運連連!”“新的一年,我希望遇到對的人。”“新的一年,我希望工作環境更加好一些!”……

  很多人總是期待周圍的世界能善待我們一些,但其實,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難于創新,請改變內部視角

  名詞解釋:內部視角,是建立在我們過去的優勢和資源上去思考的一種直覺性邏輯,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固化思維。

  越精通一件事情,越容易掉入“內部視角”的陷阱。比如許多所謂“高級知識分子”,特別不屑于那些靠互聯網寫作而出名的人。然而,倘若你要讓他寫一篇10w+的科普類文章,其創作的結果往往是枯燥乏味、沉悶無趣。原因并非是他們不專業,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過于“專業”,才不能平等的站在讀者的立場上去溝通思考。因此有種說法,一個人最難改變的,就是過往的經驗和認知。

  建議:有句話說,所謂的創新,就是像白癡一樣思考(需求),然后再像專家一樣實現它。真正的高手從不在意自己做了什么,而是會考慮對方真正需要什么。首先應打破直覺,不要被自己的“已知”裹挾;其次應洞察人性,發現事實背后的人性心理;第三,遵循簡單,不要指望別人花大功夫理解你。

  活得太累,摒除干貨心態

  名詞解釋:干貨心態,是指某些人還沒搞清楚問題之前,就迫切的想要解決問題的辦法、干貨,總以為有一種方法是靈丹妙藥,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類似的問題。

  2002年,一位做傳播的知名教授去衛生部授課,講應該如何做健康傳播。講到“怎么辦”的階段,把各種傳播策略、媒介策略說得天花亂墜。當時衛生部的一位領導很快制止了這位教授,說道:“我認為還是要先把問題搞清楚,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現在的局面,弄清楚了再談辦法也不遲。”

  建議:“腦子里一團亂麻”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理清原因、找到癥結所在。很多人都在期盼一種能夠萬試萬靈的方法,但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熟悉你存在或面臨的問題根結在哪里。不防做個樹狀圖,由問題出發一點一點剖析它,逐漸找到了原因,再對癥下藥。

  人際困難,收起刺猬心態

  名詞解釋:刺猬心態,是網絡上、生活中“噴子”的典型心態,見到一件事情不是先想有哪些好的東西值得借鑒學習,而是本能的要反對、要挑毛病,還美其名曰“獨立思考”。

  1943年,時任蔣介石高級幕僚的徐復觀,有意拜近代三大儒學大師之一的熊十力為師,熊十力推薦了王夫之的《讀通鑒論》。不久,徐復觀報告自己讀完了《讀通鑒論》,然后談了許多對王夫之的批評意見。熊十力破口大罵:“任何書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么益處?”

  徐復觀后來說,這是起死回生的一罵,自己多年來恰恰就是因為自以為是的小聰明,看到任何人的觀點、思想,都習慣性的先挑毛病,以致于長進不大。

  建議:這背后的心理不外乎過于追求完美、內心極度自卑或嫉妒心態。因此,建議愛挑刺的人,靜下心找出自己的“病因”,擺正心態,改正愛挑刺的毛病。

  越活越差,脫離批判思維

  名詞解釋:過于批判性思維,是指有些人總會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不行”“我不合適”“ 我做得不好”……慢慢的,就真的裹足不前。

  過于批判自己,或許是所有思維陷阱中最常見,也最具破壞力的一種。因為自我貶低往往導向不自信,產生一個負面循環。我們的大腦中,都有一個開關,叫做“自省”。它能保證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有效地規訓自身行為,以適應整個集體的規則,融入圈子。但很多時候,這個開關有點過于靈敏了,尤其是在我們重視的場合,它會不斷地打開﹑激發自我批判行為。

  尤其對于內向者,更是如此。所以,內向者往往活得更累,因為聽到一句話、看到一個情景,他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把它跟記憶里的相關痕跡做對比,審問自己“我做得對不對?我有沒有犯錯?”

  建議:規避自我批判的陷阱,有一個方法是及時提醒和強調自己的存在價值,從而跟自我批判對沖。例如回憶自己表現出色的情景,回憶別人對自己的感謝、贊揚、肯定,回想自己作出的成就和貢獻(哪怕很微小)。可以的話,不妨用筆在紙上列一列,增強信心。

  (方 雪 韋志中 郭田榮)

  摘自《健康時報》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