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老楊種菜記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再清點一下,看看錢有沒有少。”

  “錯不了!”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衡龍橋鎮湘江西村,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會議室里,點鈔機嘩嘩響,每一次停頓,桌上就出現一沓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的現金,花名冊上隨之摁下一個紅手印。老楊在跟客戶們結賬。

  老楊今年50歲,大名楊利民。如果有人問老楊,以前想過生意做到這么大嗎?他一定會回答,“絕對想不到!”再問他,咋能做得這么好?他不好意思了,摸摸頭說:“七分靠打拼。”

  回家·創業

  老楊是地地道道農村人。不過,他此前就沒正兒八經干過農活。要說到他種地,那也才近些年的事。

  為啥這樣?一個原因,種地不掙錢。老楊一家原有9口人,攏共才12畝地??糠N地養活這一大家子,困難。為了多賺點錢,20歲老楊就出去了。

  轉眼到了2011年,村里引進一家農業企業,計劃流轉土地,發展蔬菜種植。老楊見過世面,辦事又靠譜,企業負責人拉他一起干。聽說回老家干農業,老楊立馬提起了興致:“闖蕩30多年,還是想回家。”

  4個多月腳不沾地地忙,老楊挨家挨戶做工作,流轉到500多畝地。正當他鉚足了勁,準備開始種植時,企業出現了經營問題。眼看之前努力要打水漂,他不甘心:“我來想辦法!”老楊找到5個多年合作的老伙計,真把企業頂了起來。

  雖然一波三折,但讓老楊沒想到的是,后面順利極了。先建大棚蔬菜基地,再組農民專業合作社,機制一順,萬事皆順。村里地勢平、水源豐,老楊在這里種菜,很快打開了局面,茄子、辣椒、小白菜等時令蔬菜長勢喜人。

  第一批菜品上市,他直接拉到60公里外的長沙馬王堆蔬菜批發市場,不用他吆喝,菜就被經銷商搶購一空。“基本上不愁賣,種出來就能變現。”

  老楊順勢將種植規模擴大到700畝。

  轉型·升級

  種菜、賣菜,這樣簡單的生意,老楊原以為能一直干下去。哪想到,好日子只維持了3年。

  不知怎么的,到了2014年,老楊的蔬菜漸漸不再暢銷。

  咋回事?老楊邊琢磨、邊調研,原來,周邊人看著蔬菜集中種植掙錢,于是紛紛上馬蔬菜基地。粗放經營的蔬菜種植,成了大路貨。

  “必須要轉型了。”老楊明確了方向。

  但具體怎么轉型,真不知道從哪兒下手。老楊放下手頭的菜地,“自費出差”,跑到山東、河南等地,參加了許多有關蔬菜的農資展覽,還實地考察了一些知名生產基地,學到了不少經驗。

  學到了啥?老楊一總結,就是四字:綠色、高效。老楊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里人買菜開始變得更講究。村里的蔬菜要闖出市場,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是大勢所趨。

  老楊先請專家進村,對土地做了兩次全面“體檢”。“好地才能種出好菜,搞綠色高效農業,得有扎實底子。”

  確定土地沒污染,他就放開了膽,拿出半輩子攢下的積蓄,對蔬菜基地進行了大改造。同時,老楊還注冊了商標,立志做成品牌。

  在當地農業部門幫助下,老楊的合作社與湖南農業大學建立了技術指導關系,還承擔了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多項技術推廣和應用實驗。

  現在,蔬菜基地不僅通過了綠色農產品產地認證,還獲得了農業部蔬菜標準園、湖南省“三品一標”示范合作社等稱號。在此基礎上,基地的精品蔬菜拓寬了市場,走進了長沙的高端超市,最近更是跟廣東企業簽了約,即將供應香港市場。

  傳承·較勁

  合作社走上了正軌,蔬菜基地攤子越鋪越大,老楊有些應付不過來,盯上了在外工作的兒子楊迪。

  老楊三天兩頭給兒子打電話:“農村是個大舞臺,年輕人一樣能闖出名堂。”架不住父親的游說,2017年,20多歲的楊迪成了村里第一個大學生農民。

  小楊有自己的想法。他回村后,不甘心給老楊打下手,琢磨來琢磨去,竟然蹚出了一條新路子——和村里合作成立公司,干起了特色農產品加工。

  “老爸賣出去的都是新鮮菜,我就跟他搞‘錯位發展’”?;乩锏氖卟耍M管品質都不賴,但有一些產品因為品相不過關而入不了老楊的“法眼”,楊迪借機撿漏,二次加工,把這些菜做成干辣椒、卜豆角等農家菜。

  “不得不承認,他的利潤空間比我的高一大截。這小子是塊干農業的料。”讓老楊感到意外的是,兒子不僅能搞出新產品,還能賣到全國各地。原來,小楊在埋頭做加工的同時,還騰出手來干電商。小楊在多個網購平臺都開設了網店,曾經上不了臺面的鄉土菜,搖身一變成了熱銷品。

  “我跟廣東一家企業簽了筆大單,2020年每天供應了5萬斤蔬菜。”小楊也毫不示弱,跟老楊摽著勁兒干,交出自己的底牌:占地400平方米的新工廠即將投產,不光賣村里的產品,還要把十里八鄉的特色農產品銷往天南海北。(程 煥)

  摘自《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