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我們也像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一樣養殖麻鴨,他幾個月掙的錢和我們一年掙的錢一樣多,明年我也打算養殖2000只麻鴨。”2020年12月29日,在新疆阿克蘇烏什縣亞曼蘇柯爾克孜民族鄉尤喀克亞曼蘇村村委會辦公室里,農民麥麥提·吐爾洪跟村黨支部書記鐘海軍聊起來年養殖麻鴨的計劃。
村民口中的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今年30歲,他養殖麻鴨掙了錢的消息在村里傳開后,鄉親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他是致富能人。
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曾在阿克蘇市打工,由于父母年齡大、身體不好需要照顧,他只好回到村里務農。
尤喀克亞曼蘇村緊鄰托什干河,轄區內分布著大量野生沙棘。村“兩委”考慮到這個天然優勢,便動員村民發展特色養殖。經過調研,村“兩委”建議大家在沙棘林里散養麻鴨,不僅可以吃掉落地的沙棘果和蟲子提升品質,排泄物還能提高沙棘林土壤肥力,起到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平衡的作用。
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感覺增收的機會來了,主動報了名。鄉親們祖祖輩輩都是養羊養牛,對于養殖麻鴨大伙兒并不看好。
“我從來沒養過麻鴨,如何養殖?好不好賣?賠了怎么辦?”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心里沒有底,一趟趟地找村黨支部書記鐘海軍咨詢。
“村里緊鄰托什干河,常年有冰雪融水,自然條件優越,機不可失。”鐘海軍的話讓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打消了顧慮,增強了信心,鐘海軍著手幫他聯系鴨苗。
經過多方打聽,阿克蘇一只麻鴨苗5.3元,四川是4元一只,還送貨上門。6月份,從成都空運過來的2000只剛出生5天的麻鴨苗,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家門前。
白天,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將麻鴨趕到距村1公里的4000畝托什干河濕地,麻鴨在水里游泳,在沙棘林里覓食,而他還可以到地里干農活,兩不耽擱。
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說,麻鴨養殖并非一帆風順。有一天他干完農活去濕地看麻鴨,正好碰到一只狐貍偷偷叼著鴨子跑。晚上回到家數鴨子數量,少了60多只。
從那以后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格外小心,一忙完活就到濕地找麻鴨,晚上挨個數數,經過4個月的飼養,剩下的1600只麻鴨,最大的長到3公斤多。鐘海軍也幫著多方聯系銷路。最終溫宿縣一家飯店以35元一只的價格全部訂購,4個月時間,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就掙到了5.6萬元,純收入4.8萬元。
“黨的政策好,派來干部帶著我們致富,我們自己也要努力奮斗。”托合提尼牙孜·薩依木說,2021年他要擴大養殖規模,掙更多的錢,不僅如此,他還要動員鄉親們跟他一起養麻鴨,讓大伙兒都富起來。
(汪 霞 張 鶴)
摘自《阿克蘇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