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全國小麥冬季管理技術意見
時間: 來源:農民文摘-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根據2020年小麥苗情特點,應堅持“因苗分類抓田管、促弱控旺促平衡、主動應變防災害、培育壯苗保越冬”的技術路線,加強冬季管理,保苗穩健生長和安全越冬。

  一、黃淮海小麥生產區

  該區2020年秋收秋種期間,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小麥出苗質量較好。當前,大部分小麥長勢正常。部分麥田因前茬作物收獲偏晚、土壤偏濕或播種期墑情較差,導致小麥播期推遲。部分地塊整地質量較差,田間秸稈量大,坷垃較多,出現缺苗斷壟。部分地區地塊地下害蟲和田間雜草發生較重。針對當前小麥苗情,冬季管理要促根增蘗,促弱控旺,培育壯苗,保苗安全越冬。

  一是查苗補種,促進苗全。及時檢查小麥出苗情況,缺苗斷壟過重的地塊可采用浸種催芽的方法及時搞好補種工作。疏密補缺,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節”為宜。要注意補種原品種種子,防止品種混雜。補苗后踏實土壤澆水后用土覆蓋,保墑防板結,促早發趕齊,確保苗全。

  二是分類管理,趁墑補肥。對播種深度偏深的地塊,要及時退土清棵,減薄覆土層,使分蘗節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早分蘗,對地力較差或底肥不足、有缺肥癥狀的麥田,抓住有利時機追肥澆水,并及時中耕松土,促根增蘗,一般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

  三是適時鎮壓,控旺促壯。對播種偏早、有旺長趨勢的麥田,要視苗情長勢,及時進行深中耕斷根或鎮壓,控旺長,并可踏實土壤,防透風、防凍害,也可用化控劑抑制小麥生長,控旺轉壯。對耕作粗放、坷垃較多、秸稈還田量較大的麥田,小麥分蘗后應及時鎮壓,彌補裂縫,踏實土壤,提溫保墑,提高抗逆能力。

  四是節水冬灌,預防凍害。根據苗情和土壤墑情適時澆好越冬水,土壤墑情充足的麥田不澆越冬水。對旋耕播種、整地質量差、土壤暄虛田塊要進行冬灌,以踏實土壤,促進小麥盤根和大蘗發育,保苗安全越冬。對土壤墑情較差且苗情偏弱田塊,適時進行冬灌;對晚播麥田,特別是單根獨苗田塊,應避免過早澆水,應以提溫保墑、促苗發育為主。要大力推廣微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冬季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較大,一些播種偏早、播量偏大的旺長麥田遇到強降溫天氣容易發生凍害。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小麥凍害預案,一旦發生凍害,要分苗情、分災情、分區域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以降低損失。

  二、長江中下游小麥生產區

  2020年秋播期間以持續晴好天氣為主,適期播種比例大,播種質量好,出苗情況好于上年。12月持續低溫連陰雨,對有效緩解主產區旱情和抑制部分田塊旺長非常有利,但也造成部分地區小麥田間濕度較大,部分地塊雜草較重,少部分低洼稻茬麥田出現積水。針對2020年秋播形勢特點和當前苗情存在的突出問題,冬季田間管理工作要著眼于因苗分類、促弱轉壯、預防災害。

  一是查漏補缺,防旱降漬。已出苗田塊,注意查漏補缺,對缺苗斷壟較為嚴重的田塊要盡早補種;對溝系不配套的田塊要及時開溝,補好內三溝,疏通外三溝,防止旱澇急轉。

  二是早施分蘗肥,促平衡轉化。對白田下種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麥田,盡早抓住墑情適宜的有利時機,補施苗肥或分蘗肥,確保基苗(蘗)肥總量達畝純氮9~10公斤,占一生總氮量的50%~60%。對晚播小麥在基本苗和基肥充足的情況下不宜盲目追肥,以防無效分蘗過多發生,重點應在春后施好拔節孕穗肥攻大穗,最大限度減小晚播對產量的影響。

  三是控旺促壯,預防凍害。對早播旺長小麥,應在5葉期后搶晴搶暖天氣噴施化控制劑,或在日平均氣溫3℃以上、墑情適宜時適度鎮壓。對稻草還田量較大、表土層暄松的麥田也要適度鎮壓,促使根土密接,提高保墑防凍能力。

  三、西南小麥生產區

  2020年秋播期間雨水偏多,前作騰茬較晚,導致小麥播種持續時間長,小麥播種時間整體上較上年推遲5~7天。目前絕大部分麥區土壤墑情適宜,對冬季小麥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分蘗發生有利。根據當前苗情,堅持“促控結合、以促為主、分類管理”的原則,因苗、因地抓好冬季管理。

  一是控旺促壯,促弱轉化。對播種偏早和(或)播量過大而導致長勢過旺的麥田,要進行鎮壓或噴施生長延緩劑,控旺促壯。注意噴施生長延緩劑不能過量,避免造成過度抑制。對缺鉀土壤或播種時未施鉀肥(或含鉀復合肥)的麥田,適量補施鉀肥。對弱苗尤其是遲播麥田,應提前或在關鍵分蘗期進行追肥,并適當提高追肥比例,但要以全生育期畝施氮總量不超過12公斤為前提。追肥選擇速效肥,有條件的地方和農戶結合清糞水施用,效果更佳。

  二是化學除草,避免藥害。2020年稻茬麥田濕度大,播后雜草滋生較快,要進行化學除草。注意將防治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的藥劑混合噴施,按推薦劑量兌水均勻噴霧。特別注意化學除草因環境溫度過低或藥量過大可能產生的藥害問題。

  三是加強管理,清溝降漬。針對秋播以來雨水多、稻茬田濕度大問題,丘陵稻茬麥田需要進一步清理溝渠,持續排濕降漬。對于旋耕整地麥田,水分下滲慢,漬害持續時間長,更要加強降漬管理。對溝系不配套或排水不暢的麥田,要清溝降漬,適墑越冬。

  四是加強預警,病蟲防控。加強條銹病等易發病害的監測預警。如果選擇了條銹病抗性較弱或抗性已退化的品種,同時又未進行包衣或藥劑拌種,需要重視苗期條銹病病株的監測,加強預防,若出現中心病團應及時防治。同時,西南地區冬季溫暖,苗期蚜蟲危害也需提前預防。

  四、西北小麥生產區

  該區域苗情各省份差異較大。甘肅和陜西秋播前后降水充沛,但播種持續時間比常年拉長7天以上,整體播種質量較好;山西播前底墑較好,表墑較差,播種期間低溫少雨寡照,出苗時間長,出現弱苗;新疆播種期大部適宜,但部分地區因適播期內的雨雪天氣,播期推遲;甘肅冬前生長量較上年和常年略偏小,但耕層墑情較好,群體充足、大小適宜。2020年該區條銹病顯病早、發生范圍較廣,總體呈偏重發生狀態。冬季氣溫變化異常,凍害風險較高,部分區域有零星地下害蟲危害。針對目前苗情特點,按照“分類施策、控稠促弱、保苗安全越冬”的管理原則,因地因墑因苗應變管理。

  一是適時冬灌,趁墑追肥。對秸稈還田質量較差的地塊,冬灌應盡早進行,平衡地溫,踏實土壤,促根生長,預防凍害。特別是因播期偏晚、苗小、苗弱的地塊,要輕澆越冬保苗水,踏實表土,保護分蘗節。澆水后要注意適時劃鋤,破除板結。部分未施基肥或基肥使用量不足的弱苗,趁雨雪畝施純氮2~3公斤,以盡早促弱轉壯;也可增施磷肥增強幼苗抗凍能力。

  二是鎮壓化控,防凍保墑。為防止冬季凍傷根系和跑墑,可采用鎮壓、草木灰或干細土彌合裂縫,同時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遇到強降溫天氣,及早澆水防凍。一旦發生凍害,應根據凍害程度、苗情等,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凍害。生長偏旺的麥田以化學控旺為主,或者采用化控與鎮壓結合控旺。

  三是防控病蟲,化學除草。重點防控條銹病和白粉病,要爭取及早防治。對小麥條銹病做到“準確監測、帶藥偵察,發現一點、控制一片”。

  四是管護地膜,防止啃青。覆膜田做好護膜工作,防治大風揭膜。秸稈覆蓋麥田防止大風揭稈,同時要注意防火。防止家畜啃青。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糧食作物技術處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