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春節,是個不尋常的春節。
根據防疫需求,人員要盡量減少流動,很多農民工朋友也許只得第一次經歷起“就地過年”,很多等在家鄉的親人,也許只能將團聚的期盼壓得更久一點、更濃一些。
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就地過年,多賺點錢”,雖然多少有些無奈,但農民工朋友留在了城里,留在了各行各業的服務崗位上,也守住了親朋的健康和家鄉的安定,有沒有為自己的擔當點個贊、鼓個掌?和親人打電話、通視頻的時候,在殷切相望的笑顏與淚眼里,有沒有多講講遇到的新鮮事、暖心事?
春節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做好就地過年群眾管理服務,及時回應和滿足就地過年群眾需求。回顧整個假期,農民工朋友有沒有吃好、穿暖、住得舒服?有沒有收到讓人情不自禁笑出聲的“留崗紅包”?有沒有欣賞到自己喜歡的文化節目、抽空讀一讀書?有沒有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到以前忙得顧不上去的地方走走看看、參加一些文體活動?
也許疫情結束后再回首,“就地過年”寄托的這種責任、守望、思念和祝愿,也會醞釀出一層不一樣的人生況味和對生活全新的思考。全社會展現出的關愛農民工的氛圍和人性化服務措施,則更需要加以沉淀、延續和深化拓展,促使城市居民對農民工的付出和堅守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體諒、多一些感恩,讓他們在城市里找到更多歸屬感、更強獲得感、生活得更有尊嚴。
農諺說:“三月驚蟄又春分,整地保墑抓關鍵。”春耕生產最忙碌的時節又將到來,守好人民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奶瓶子、肉案子”,樣樣離不開農民朋友的辛勤勞作,離不開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
春暖花開,金牛奮蹄,祝每位了不起的奮斗者,都迎來一年好收成!
本刊編輯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