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天之后,難免會全身乏累,居家調理做好一個“搓”字,可以舒筋通絡、活血化瘀、預防疾病,讀者朋友不妨一試。
常搓臉——人不老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實驗中心博士代金剛介紹,人的喜怒哀樂,首先從面部展現,面部狀態也能反映健康狀況。有研究顯示,人的臉部肌肉只有20%能得到活動,因此很多養生專家都建議人要多搓臉。
兩手互相搓幾下,感覺發熱即可,然后閉上眼睛,雙手自下而上,由輕到重反復揉搓,直到面部發熱為止,每天至少“洗”兩次,每次3?5分鐘就可以了。干性皮膚的人在搓臉時要注意手法,不要太用力,速度也不要過快,以免搓傷皮膚。
此外,建議大家在疲勞時搓一搓額頭,不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明亮,感覺神清氣爽。將兩手手掌指尖相對放在前額,從中線向兩邊單方向推搓,每天30?50下。此法可以清醒神志,延緩“抬頭紋”的出現,早上醒來后操作更好。
常搓頭——少白發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王新志介紹,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便出現了與年紀不相符的白發,醫學上稱為少年白發,俗稱“少白頭”。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勤用五指搓搓頭部對改善頭發變白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每天睡覺前和早上起床后,用手指代替梳子。從前往后,從左到右,然后重復循環。每天搓頭幾十次或者數百次,然后再將頭發整理好。
常搓耳——聽力好
耳朵穴位密布,通達人體的各個部分,當人體有病時,通常都會顯示在耳朵上。搓耳朵要搓外耳輪(耳朵最外側向里面卷起的軟骨部分),可以促進毛細血管的充盈和外周循環的改善。另外,搓耳輪還是通治上火的方法,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早晨起來,做做捏耳朵的小動作,還有助于醒腦。坐一起后,用雙手掌心緊按住兩耳孔,將兩手的中間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輕擊后枕骨十幾次,然后,掌心按耳孔、手指按枕骨幾秒鐘不動,再驟然抬離,過一會兒又如前法按耳、擊枕骨,擊時如聞鼓聲。這樣重復多遍,可以清醒頭腦、增強記憶,對高血壓患者還有舒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
常搓鼻——通鼻竅
鼻炎犯了不僅噴嚏不斷、呼吸不暢,要命的是晚上睡覺還不踏實,代金剛表示,搓鼻子可以有效緩解鼻炎癥狀。
先將潤膚霜抹在鼻子兩側,用食指或中指來回搓200下以上,力度不要太大,以防搓破了皮。然后再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0下以上。再配合多飲水,3天以后鼻涕就明顯減少,一周之后癥狀基本可緩解。
對于單純性鼻塞也可以通過自我搓鼻的方法緩解。先以雙手食指指腹,沿鼻翼至鼻根來回摩擦200次,頻率為每分鐘90?100次。然后再用雙手食指按揉兩側的迎香穴或鼻通穴300次,每分鐘約120?160次。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向外旁開約1.5?2.0厘米,正當鼻唇溝中間處。按揉此穴應有明顯的酸脹感。鼻通穴又名上迎香,在鼻孔兩側鼻唇溝上端盡處。
此法既安全簡便,又行之有效。每天堅持1?2次,還可起到預防保健作用。
常搓手——調臟腑
中醫認為人的手上有很多穴位,如合谷穴、少商穴、魚際穴、勞宮穴等,穴位和身體器官都一一對應,經常搓手,可以刺激穴位,按摩到全身各個臟腑組織器官。
雙手十指交叉,雙肘關節懸空,十指尖朝前上方,盡力快速地雙手來回搓動,堅持一分鐘,或持續搓200次。也可以在早上起床后和晚上入睡前,以較緩慢的速度搓一搓手,20?30分鐘即可。
雖然搓手的運動強度不及全力跑步,但快速搓手一分鐘也會讓人心跳明顯加快、出汗,對提高心肺功能非常有益。十指交叉搓手時,除手掌上的經脈相互作用,還能夠刺激到陰陽經脈交匯的穴位,增強疏通經脈的效果。
搓手不僅能增加手指的靈敏度,而且因為手部的肌肉和關節運動需要受大腦的指揮和調控,所以搓手也可以強化手和腦的反射,讓大腦越來越靈光。
常搓胸——調情緒
人們都知道氣大傷身,而日常出現心情激動時,大家也都喜歡搓搓胸口順氣。其實,這個動作除了平息怒火,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舒緩情志、調暢情緒,建議經常做。將兩手手掌輕按于胸骨和兩側脅肋(肋骨處),做環轉的搓摩活動,每個部位每次50下,每天可以多做幾次。
常搓腰——不塌腰
有一些老人,七八十歲了腰依然不彎,身體筆直。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實多做一個動作就能收獲效果,那就是按揉腰眼。
雙手掐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拇指按壓的那個位置基本上就是腰眼。也可以雙手握拳,抵住腰眼旋轉按摩,或用手搓熱按摩,可以使局部皮膚里的毛細血管擴張,提高腰肌的耐力,達到人老腰不彎,防治因風寒、勞累引起的腰痛。
有些朋友常覺得后腰發冷,也可以搓搓腰,兩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經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常搓腳——更長壽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李躍華介紹,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的話,那么足即為其根,按摩腳心不但可活血、強腎,還可安神、降壓及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搓腳可結合足浴同時進行。晚上就寢前,先把雙腳浸泡在40℃左右的水中,浸泡至雙腳發紅后擦干,將兩手掌搓熱,然后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在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在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而在晨起時可進行干搓,不加足浴。方法是將左手握住左腳背前部,用右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達到腳心發熱;再用右手握住右腳脖子,用左手沿腳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適為宜。
如果老人腳底容易發干,可加上幾滴甘油搓腳。需提醒的是:搓完腳后不要馬上下地,最好在原地休息15分鐘。另外,在飯后一小時內,也最好不要按摩搓腳。
摘自《健康時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