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手機發布訂單后,附近就會有農機手接單,并根據需求上門來作業。前有滴滴打車,后有滴滴農機。“插秧機、無人植保機、收割機,我們50多臺(套)機械通通都能通過平臺提供服務!就像隨手打車一樣,農民輕輕松松就能租到機械。”位于六合區的江蘇省南京市首佳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朱久貴說道。
這是南京市首推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平臺“嘀地農機”。通過構建智慧農機服務平臺,運用“互聯網+”打好農業科技牌,把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據了解,“嘀地農機”目前已經集結了532個農機手,與500多個農戶初步建立了聯系。平臺的目標是上游連接種子、農藥、農肥、農機具、信息網絡、金融服務提供商,通過組織農機廠家、農機經銷商、農技站、農機手、農化服務組織等為農戶、政府部門提供專業化服務,打造一個開放、協同、共享的農機社會化服務平臺。
該平臺目前還處于試運行階段,主要在六合區進行試驗推廣。今年將把服務范圍擴大到全市,平臺二期將于4月底新上線,新增農資商城、農機維修、糧食收購、金融服務等功能,為農民和農機手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摘自紫金山新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