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初歇,天色放晴。滿山遍野,青翠欲滴。走近細看,原來是一株株、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的獼猴桃,沿著川道,沿著山坡,綿延十多公里,足足2000畝。在山大溝深的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西河鎮,能種植2000畝優質獼猴桃,并不容易。現在,獼猴桃已成為山區農民的致富果,獼猴桃園成為大山里最亮麗的風景。
這一切,源于一個名叫吳高哲的人。2016年8月,他在西河鎮水田河、獅子寨、三合3個村流轉土地2300畝,成立了平利縣綠康富硒獼猴桃現代農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科研力量,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的現代果業要求,栽植獼猴桃苗2000畝。他堅持高起點、高定位,除了果園的水泥立樁鐵網、矮化寬幅密植、水肥一體滴灌外,還新修園區道路3公里,修建用以灌溉的蓄水池兩座,累計投資達3000多萬元。公司先后被認定為縣級農業園區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確定為安康(平利)獼猴桃技術推廣站。2018年,公司被評為全省獼猴桃東擴南移先進單位、平利縣獼猴桃產業協會會長單位,成為安康獼猴桃產業的排頭兵。
“多虧省、市、縣、鎮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也多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的精心指導和幫助。在生態環境優越的平利,種出的獼猴桃是稀有的富硒獼猴桃,水果的品質好,在市場特別受歡迎。為了保持水果的品質,我們不施用化肥,施用羊糞、菜油餅等有機肥。”吳高哲說。
據了解,園區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經營方式,通過流轉農戶土地、吸收農戶在園區務工、農戶自建園與大戶簽訂回購協議等方式,帶動124戶395人脫貧致富。這些脫貧戶僅工資性收入就超過600萬元。為了合理利用土地,公司在園區套種玉米610畝,折合標準種植面積100余畝,平均每戶可收獲700余公斤玉米。富硒獼猴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現在,平利富硒獼猴桃成為陜西獼猴桃東擴南移的一個樣板。吳高哲設想,下一步,要將平利縣綠康富硒獼猴桃現代農業園區,打造成集休閑觀光、綠色農業、餐飲娛樂為一體的鄉村振興基地。
(盧新智)
摘自《陜西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