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黃河流域棉區棉花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近期黃河流域暴雨洪澇頻發,為有效減輕災害性天氣影響,穩定棉花生長,提出以下技術指導意見。
抓緊搶排積水。棉田積水如超過3天,根系將因缺氧導致不可逆損傷,甚至死亡。澇災發生后要盡快清溝理墑,采取抽水、放水等方式,減少田間積水,避免形成內澇。
盡快化學調控。有條件的棉區,可采取無人機噴藥方式,抓緊在降雨間隔期噴施縮節胺。不具條件的棉區,待能進入棉田后,噴施縮節胺進行化控,預防后期贅芽叢生與上部果枝過度伸長,防止行間郁閉。
及時中耕松土。出現倒伏的棉田,待田間積水排凈后,及早將倒伏棉株扶正,根部培土防止再次倒伏。行間可進行深中耕,促進土壤水分蒸發。
適時防治爛鈴。在棉田出現零星鈴病時可噴施8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等預防。當爛鈴較多時,需及時摘除病鈴,剝開晾曬,降低產量損失,減少病菌再侵染。
抓好病蟲防治。重點加強盲蝽蟓和蚜蟲防治,盲蝽蟓可噴施氟啶蟲胺腈懸浮劑或噻蟲嗪水分散粒劑,蚜蟲可選用雙丙環蟲酯可分散液劑、噻蟲嗪水分散粒劑或啶蟲脒可溶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黃萎病可噴施枯草芽孢桿菌、乙蒜素等進行預防。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農業農村部棉花專家指導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