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的方針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春尺蠖的防治要堅持以適地適樹和抗性樹種為主的營林措施為基礎,以生物制劑、仿生農藥和植物性殺蟲劑為主導、協調運用人工、物理和化學的防治措施,降低蟲口密度,壓縮發生面積,切實控制其蔓延危害。
輕度發生區:以自然調節為主,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自控能力。加強害蟲種群動態監測,保護天敵并發揮其控制作用。
中、重度發生區:采取生物措施為主的綜合治理措施。優先使用生物農藥(如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病毒、仿生制劑壓低蟲口密度,然后通過增加天敵數量,達到生物調控害蟲種群密度的作用。
1.營林措施
合理營造混交林的營林措施是控制林業有害生物傳播的根本措施,既可治表又能治本。即:在道路綠化時有意識的營造一部分經濟林,灌木,針葉林,使楊樹與公路或某一個樹種形成斷檔,控制林業有害生物的擴散蔓延,提高公路綠化的生態系統自控能力。
2.人工除治
(1)人工挖蛹 利用春尺蠖在樹下土壤中化蛹越夏越冬的習性,早春或晚秋結合翻地在距樹干11.5米范圍內進行人工挖蛹,深度大約為60厘米。挖蛹力求全面徹底,使越冬蛹暴露受凍而死,或因環境干燥降低存活率。
(2)堆土法 成蟲羽化前在樹干周圍堆沙防治雌蛾。在樹干基部培高約30厘米的沙子,坡面培成溜坡,內部堅實,表面光滑,以阻止雌蟲上樹產卵,每天定時在沙堆上捕捉雌蛾滅殺。
(3)藥劑防治 在成蟲上樹前可采用、綁塑料帶、涂粘蟲膠等方法毒殺成蟲。①涂毒環:于成蟲上樹前,在樹干1.5米處刮除老樹皮,形成30厘米寬的圓環,刮皮時注意要刮得圓滑、不留溝縫,但不可傷新皮。然后用廢機油、敵殺死、食用油按30∶1∶0.25的比例配成混合液,用毛刷繞樹干涂10~15厘米寬的環,阻殺成蟲。②涂粘蟲膠:在成蟲未上樹前,先刮樹皮(同前),然后涂刷粘蟲膠,膠環寬度為5~10 厘米,可有效粘殺上樹的雌成蟲和幼蟲;③塑料環阻隔法:于成蟲上樹前在樹干1米左右的地方纏繞一圈寬度為8~10 厘米塑料環或膠帶,膠帶下緣緊貼樹干,可有效阻隔上樹的雌成蟲和幼蟲,但必須進行地面噴藥或及時將阻滯在樹下的害蟲深埋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4)人工除卵 根據該害蟲的卵多集中產在樹干下部的粗皮裂縫處,數十粒成塊的特性,在成蟲產卵后孵化前尋找卵塊,集中燒毀或埋入土中以降低幼蟲數量,減輕對樹木的危害。
(5)捕殺幼蟲 發動群眾直接捕殺,能在短期內迅速降低蟲口密度。由于危害楊樹的春尺蠖幼蟲具有擬態和保護色,捕捉時輕微振動枝條捕捉效果較好。對高大的樹體,采取強力振落方法,使幼蟲吐絲下垂,集中捕殺。
3.物理防治
(1)燈光誘殺 利用雄成蟲趨光的習性,成蟲羽化期在林內設置黑光燈誘殺成蟲以控制蟲源,降低蟲口密度。
(2)束草誘殺 成蟲盛發期,利用春尺蠖雌蟲無翅爬行上樹產卵的特點,成蟲羽化前在離根部0.5米處的樹干上纏草繩,引誘成蟲潛伏產卵。到成蟲產卵結束解下草繩及時焚燒處理或向草繩噴藥,消滅卵及初孵幼蟲。
(3)糖醋誘殺 雌蛾無翅,雄蛾有翅,雄蟲白天隱蔽,夜晚活動,尋找雌蟲在樹下交尾。為殺滅成蟲,在每年初春在林地內,間隔50米設置,一個糖醋盤誘殺春尺蠖成蟲。配方是糖:醋:酒:水=3:4:1:3。
4. 化學防治
(1)卵期防治 卵孵化期在樹干上噴5%虱螨脲懸浮劑1000倍液、20%除蟲脲懸浮劑3000~5000倍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幼蟲期的防治 在3月底至4月中旬,春尺蠖幼蟲3齡前防治效果最佳(蟲齡越小防治效果越好)。農藥品種可選擇25%滅幼脲(懸浮劑)1000倍、25%的阿維滅幼脲(懸浮劑)1000倍或者用1.8%的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噴霧防治。
(3)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 采用含量為每毫升1.25×1010的聚異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每667平方米用量為2毫升,加入0.1%的(中性)洗衣粉,在春尺蠖1~2齡幼蟲達到80%時進行噴霧防治。若空氣相對濕度大則當年防治效果達80%以上,并可來年持續有效地控制害蟲危害。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