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2022年油菜抗旱抗澇保播種保全苗技術意見
時間:2022-11-15 04:03:39 來源: 作者: 字號:【

  總體看,今年秋冬種生產形勢較好,但天氣不確定性大,秋季旱澇并存,冬季有可能出現低溫凍害,病蟲害基數高,對油菜播種出苗和安全越冬帶來不利影響。各地要堅持主動防災、科學抗災,強化防干旱、防漬澇、防凍害、防病蟲“四防”關鍵措施落實,切實提高整地播種質量,培育冬前壯苗,全面實現保播種全苗、保安全越冬“兩保”工作目標,全力夯實夏收油菜豐收基礎。

  (一)防干旱。備足水源。提前檢修灌溉設施,因地制宜打抗旱應急井,多措并舉增加抗旱水源,及時修繕建設農田集雨蓄水設施,多引多提多蓄。加強與水利、氣象等部門溝通協調,科學調度水源,保障灌溉用水,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造墑播種。對受旱田塊,及時清理溝渠,有條件的地區灌水造墑,補充土壤墑情,確保適墑播種。對旱情持續、沒有澆水條件的地塊,采取育苗等雨、適時移栽的方式,避開干旱時期,及時移栽到田,確保面積落實。抗旱保苗。對播種出苗、旱情持續的田塊,有條件的地區及時灌水保苗,沒有水源條件的地區適時葉面噴施黃腐酸等抗旱保水劑或同類生長調節劑,增強幼苗抗旱能力,保證有效群體結構。旱情解除后,根據苗情,畝追施尿素3~5公斤和氯化鉀1~2公斤,促進幼苗生長。

  (二)防漬澇。油菜怕漬澇,容易造成爛根死苗,同時加重病害發生。開好“三溝”。無論是水田和旱地,都必須開好廂溝、腰溝、圍溝,做到“三溝”配套、溝溝相連、排灌通暢。對水田,廂溝、腰溝、圍溝深度分別達20~25厘米、25~30厘米、25~30厘米;對旱地,分別達到15~20厘米、20~25厘米、20~25厘米。同時,應在低洼田埂處開挖排水口,以便排水順暢。排水降漬。目前,長江上游土壤墑情整體較足,部分地區發生漬澇風險較高,應提前排水降漬。對水田,在水稻后期適當早斷水,提前降低土壤基礎含水量;對旱地,及時清除溝渠中的雜物和泥土,做到雨停田干、明水快排,確保播期墑情適宜。散墑播種。堅持“一條主線、三個服從”,以墑情為主線,科學播種應對漬澇災害。播期服從墑情,不要急于整地播種,當土壤含水量降至70%~80%時再播種,確保種子萌發出苗;播期服從播種質量,努力做到精細整地和精量播種,確保苗齊苗勻苗壯;播量服從播期,根據播期確定基本苗,做到早播少播、晚播多播,著力構建合理群體。促弱轉壯。對受漬澇影響較大的田塊,待漬澇解除后適時開展中耕松土作業,破除土壤板結、提高根系活力、促進幼苗恢復生長,每畝增施4~6公斤尿素,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2%~3%的過磷酸鈣水溶液50公斤,彌補土壤流失的養分,保證冬前生長養分需求。

  (三)防凍害。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寒潮來臨前適時灌水,以水調溫,增溫保墑。同時,可在冬至前后通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等化學調節劑,提升油菜抗寒能力。對旺長田塊,可噴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控旺,及時摘除早薹,減輕凍害。對苗小苗弱田塊,特別是免耕直播的小苗和遲播苗,要結合中耕培土追施臘肥(畝施3~5公斤尿素+1公斤氯化鉀),促弱轉壯。對受凍較重田塊,如果出現葉片大量受凍折損,應在晴天午后及時摘除凍傷殘體,防治菌核病等病原入侵,減少次生災害。

  (四)防病蟲。對蚜蟲、菜青蟲等蟲害,在大田蚜株率達到8%、菜青蟲百株蟲量達到20頭以上時,噴施溴氰菊酯、噻蟲嗪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減輕蟲害發生。可根據防治效果,5~7天后再噴施一次。對菌核病,可選用咪鮮胺、氟唑菌酰羥胺、異菌脲、腐霉利、多菌靈、菌核凈、甲基硫菌靈等藥劑防控菌核病,培育冬前壯苗,確保油菜安全越冬,搭好豐收苗架。對草害,可在播種后3天內用乙草胺進行封閉除草,如果封閉除草效果不好,可在油菜3-5葉期,選用適宜當地的除草劑進行化學防除。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油菜專家組

  為加強小麥秋播和秋冬季病蟲害防控工作,全國農技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2022年小麥秋冬季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針對我國小麥秋冬季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及危害情況,通過清除自生麥苗和雜草、種植抗病品種、推廣藥劑拌種、合理適期晚播、秋苗期達標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地下害蟲、種傳、土傳病害以及秋冬季小麥苗期病蟲害,為全年小麥病蟲害防控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