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黃花屬菊科一枝黃花屬,又名麒麟草。起源于北美洲,目前主要分布于歐洲、亞洲、美洲的20多個國家,是我國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我國最早于1936年作為觀賞花卉引進加拿大一枝黃花,20世紀80年代逃逸蔓延成雜草,目前在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等10多個省份發生。常見于潮濕和干燥的開闊地,如荒地、路邊、果園、農田、菜地等。
加拿大一枝黃花花果期7~11月,是防控的關鍵時期,具體措施如下。
一、人工拔除和機械拔除
根據發生面積和物候期,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在加拿大一枝黃花零星發生區。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整個植株的方法進行防治,防治后要進行持續監測,如果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還有發生,要持續進行拔除,也可交替使用內吸性除草劑開展防除,直至2年內不再發現加拿大一枝黃花為止。
在加拿大一枝黃花的連片發生區。在營養生長期(苗期和開花期)發生點,可采用機械防除結合化學防治方法進行防治;在處于結籽期發生點,主要采用人工或機械拔出方式進行防除,而且地上和地下部分要進行單獨防除,以防止新產生的種子進入土壤成為新的入侵源,尤其是要對拔除后的帶有種子的地上部分進行嚴格的處理確保種子不會進入土壤成為新的入侵源,在拔出地上部分后,采用機械翻耕、人工挖掘對地下根莖進行滅生性處理,防止根莖的再次擴散。
二、化學防治
對處在苗期和花期的發生點,可采化學防治方法進行防除。化學防治時應根據加拿大一枝黃花的生境和除草劑的持效期等特點,謹慎地選用除草劑和噴施方法。對于苗圃、林地、荒地等生境發生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可選擇草甘膦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對于禾谷類作物田發生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可選擇2甲4氯等除草劑進行噴霧防治。噴霧時要選擇合適的條件避免噴施的藥劑飄移到鄰近敏感植物上。在河溝邊或農田邊噴施化學除草劑時,要避免藥劑隨雨水進入農田而造成藥害。施藥區應插上明顯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摘自“生態總站”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