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外來入侵物種知多少
時間:2022-12-05 02:04:53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外來物種和外來入侵物種有什么區別?

  外來物種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無天然分布,經自然或人為途徑傳入的物種,包括該物種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傳入定殖并對生態系統、生境、物種帶來威脅或者危害,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農林牧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外來物種。

  什么是外來物種入侵?

  自然界的很多物種都有相對固定的生活環境,不太可能跨越地理的隔離(地理隔離也是出現生物中間差異的要素),但現在隨著國家、地區間經濟、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密切,很多地方都會被外來物種侵入。

  有些物種可能不適應環境,很快就消亡了,有些物種由于沒有天敵制衡,反而會殺死大量本地物種,破壞生態平衡。

  外來物種一般通過什么方式進入?

  自然進入。通過風媒、水體流動或由飛禽、走獸、昆蟲的傳帶,動物、昆蟲、植物種子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

  有意引進。出于觀賞、藥用、飼料、生物防治、綠化、水土保持等目的引進。由于認識不到位等原因,在引進之后成為有害物種,如福壽螺、水葫蘆等。

  無意引進。隨著進出口貿易運輸或入境旅客無意間引入,如松材線蟲隨進口設備的木質包裝帶入。入境旅客攜帶的水果、肉類等,也可能成為外來物種入侵的途徑。

  我國有多少種外來入侵物種?

  據評估,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19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外來入侵物種幾年普查一次?

  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制度,每十年組織開展一次全國普查,掌握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危害程度等情況,并將普查成果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自然資源“一張圖”。

  外來入侵物種具有怎樣的破壞力?

  截至目前,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25種為水生動植物,入侵問題在水域生態領域尤其突出。此外,外來入侵物種還可以對個體、遺傳、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各個層面產生影響,引發物種瀕危、滅絕等多種生態危機。

  據統計,近年來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正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范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等不良趨勢。如在華南地區主要的天然水域中,清道夫、羅非魚、革胡子鯰、福壽螺等已成為常見種,在部分水域甚至已成為優勢種。這些外來水生生物影響農業和漁業生產、水生生物多樣性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域生態穩定性和水資源保護,還有可能攜帶和傳播疾病,從而影響人類健康。

  目前我國關于外來入侵物種管理有哪些制度保障?

  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明確規定,國家加強對外來物種入侵的防范和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為貫徹落實生物安全法規定,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等有關部門制定發布了《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已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中對外來入侵物種管理方面有哪些具體安排?

  在源頭預防方面。一是規范引種管理。因品種培育等特殊需要從境外引進農作物和林草種子苗木、水產苗種等外來物種的,應當依據審批權限辦理進口審批與檢疫審批。屬于首次引進的,引進單位應當進行風險分析,并向審批部門提交風險評估報告。二是強化口岸防控。加強口岸防控,對非法引進、攜帶、寄遞、走私外來物種等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對發現的外來入侵物種依法進行處置。三是加強境內檢疫。縣級以上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加強境內跨區域調運農作物和林草種子苗木、植物產品、水產苗種等檢疫監管,防止外來入侵物種擴散傳播。

  在監測預警方面。一是開展調查監測。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和監測制度,每十年組織開展一次全國普查,構建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網絡,開展常態化監測。二是發布預警預報。省級以上農業農村、林業草原等主管部門和海關應當加強監測信息共享,分析研判外來入侵物種發生、擴散趨勢,及時發布預警預報,指導開展防控。三是規范信息發布。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總體情況由農業農村部商有關部門統一發布。相關領域外來入侵物種發生情況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按職責權限發布。省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商有關部門統一發布本行政區域外來入侵物種情況。

  在治理修復方面。對外來入侵植物的治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其苗期、開花期或結實期等生長關鍵時期,采取人工拔除、機械鏟除、噴施綠色藥劑、釋放生物天敵等措施。對外來入侵病蟲害的治理,應當采取選用抗病蟲品種、種苗預處理、物理清除、化學滅除、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阻止病蟲害擴散蔓延。對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治理,應采取針對性捕撈等措施,防止其進一步擴散危害。此外,《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要求因地制宜采取種植鄉土植物、放流本地種等措施,對外來入侵物種發生區域進行生態系統恢復。

  如何有效治理和阻止外來物種擴散蔓延?

  外來入侵植物的治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其苗期、開花期或結實期等生長關鍵時期,采取人工拔除、機械鏟除、噴施綠色藥劑、釋放生物天敵等措施。

  外來入侵病蟲害的治理,應當采取選用抗病蟲品種、種苗預處理、物理清除、化學滅除、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阻止病蟲害擴散蔓延。

  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的治理,應當采取針對性捕撈等措施,防止其進一步擴散危害。

  如何科學放生水生生物?

  根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相關規定,用于增殖放流的親體、苗種等水生生物應當是本地種。苗種應當是本地種的原種或者子一代,確需放流其他苗種的,應當通過省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專家論證。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應當依法經檢驗檢疫合格,確保健康無病害、無禁用藥物殘留。

  社會公眾如何防范外來入侵物種?

  (一)不要攜帶、寄遞禁止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進境。

  (二)進出境動植物及其產品要主動申報。

  (三)不要隨意引進、養殖、種植外來物種。

  (四)不要隨意從網絡上購買國外寵物、花草等動植物及其產品。

  (五)不要隨意丟棄外來物種。不要隨意放生,避免好心辦壞事。

  因品種培育等特殊需要從境外引進外來物種的,應當通過哪些部門辦理進口審批與檢疫審批?

  應當依據審批權限向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和海關辦理進口審批與檢疫審批。屬于首次引進的,引進單位應當就引進物種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進行風險分析,并向審批部門提交風險評估報告。審批部門應當及時組織開展審查評估。經評估有入侵風險的,不予許可入境。

  如果企業和個人違反了相關辦法,有什么責任和懲罰要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

  第八十一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準,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沒收引進的外來物種,并處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準,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捕回、找回釋放或者丟棄的外來物種,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之一規定: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入侵物種,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來源:“微觀三農”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