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出生的王小美,現在很少聽到自己的本名——王巾杰。2017年畢業后不久,她加入山東省煙臺村里小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農產品網絡銷售,就給自己起了這個名字。
王小美是山東省海陽市小紀鎮東葦村人。“工作前,我只知道蘋果就是蘋果、櫻桃就是櫻桃。進入這個行業才知道,蘋果還分紅富士、嘎拉、蛇果、金冠、國光、喬納金,大櫻桃也有美早、紅燈、黑珍珠、水晶等品種。”除了知道品種,王小美現在還對各個品種的口味、成熟期等熟稔于心:“(大櫻桃)紅燈是5月底到6月初,接下來是美早和水晶,6月中旬到月底是黑珍珠。大櫻桃每個品種只有5?7天的銷售期,我們都是預售。”
品種不同,成熟期不同,訂單量不一樣,下單的有零散客戶、有平臺……最初,王小美負責訂單統計時,往往在電腦上同時打開20多個表格,弄得手忙腳亂;后來,她能把20多個表格,整成一個大表格;現在,她能一邊直播,一邊整理訂單。“一看收貨地址,我就知道是哪個平臺、哪個代理商下的單。”
銷售大櫻桃最忙的季節,她一天要打印5000多個面單,“能從房間這頭拽到那頭”。她要拽著長長的面單,和電腦上的發貨地址一一核對。“漏單、空單、粘在一塊,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王小美說,“我經常拿著手機,旁邊放著兩臺電腦,同時核對。”
“客戶打電話過來,尤其是售后環節,你得傾聽,接著共情,然后才能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案。”王小美說。網絡促銷、統計訂單、打印面單、通知倉庫發貨、告知客戶發貨時間、提醒客戶及時取快遞、售后服務,這一系列流程,四五年做下來,鍛煉了王小美的細心、耐心、專注力,也大大提高了溝通能力。
“年底這兩天,她帶領團隊賣出去了17000單蘋果。年貨節怎么弄,也主要是她拿方案。”公司負責人——煙臺村里小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芳說。正是在張芳的帶領下,“村里小芳”成為海陽乃至煙臺電商的知名品牌。
這兩年,在做農產品直播的同時,公司做起社區新零售。多年積累的客戶和銷售渠道,豐富的工作經驗,讓王小美在工作的同時,也收獲了成就感和快樂,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
(魏新美)
摘自《農村大眾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