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農業農村部先后印發《“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等四項重點行業規劃,聚焦糧食安全、種業振興、農業科技發展等三農發展的關鍵問題,旨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種植業現代化將取得重大進展,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明顯提升,種植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推進種業振興,建設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長期庫,開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業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完善,科技推廣服務更加高效,高素質農民隊伍更加壯大,農業科技整體實力穩居世界第一方陣;到2035年,一批世界農業科學技術中心基本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標志的農業科技現代化基本實現,基本建成農業科技強國。
《“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提出漁業產業發展、綠色生態、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四個方面12項指標,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漁業現代化;提出“三提升、三促進”的“十四五”漁業發展重點任務,并以專欄形式規劃了12項重大工程。
《“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農機總動力穩定在11億千瓦左右,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糧棉油糖主產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丘陵山區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以上。
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將持續推進“十四五”期間各項規劃措施加快出臺和落地,重點推進糧食、種業、土地、農業科技、鄉村治理等工作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綜合農業農村部網站、《經濟參考報》
這些規劃也來了解一下吧!
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印發《“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提出到2025年,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進一步加強,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其中,加大農業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等特殊類型地區傾斜。
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鞏固提升;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規劃分別從土壤、地下水、農業農村3個方面設置了8項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指標,其中包括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農村環境整治村莊數量新增8萬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
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畜牧業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奶牛、生豬、家禽養殖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在產品保障目標上,豬肉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給率達到70%以上,禽肉和禽蛋保持基本自給。在產業安全目標上,實現動物疫病綜合防控能力大幅提高,獸醫社會化服務發展取得突破,飼料、獸藥監管能力持續增強。在綠色發展目標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形成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綠色循環發展新方式。在現代化建設目標上,實現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78%,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78%以上,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全產業鏈生產經營集約化、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提出打造生豬、家禽兩個萬億級產業和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飼草四個千億級產業,并明確了每個產業的發展指標和產業布局。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中國政府網、新華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