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分工的話,五臟六腑主內,眼耳鼻喉以及臉主外,它們一眼就能被看到,也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初春時節,別忽視“面子工程”,抵御疾病入侵。
眼睛→春風一吹雙眼紅
天氣越來越暖和,門診有不少患者前來咨詢:“我的眼睛又癢又紅,這兩天還流眼淚。”其實,這是得了過敏性結膜炎。
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眼科醫師邵維陽:過敏性結膜炎分為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春季過敏性結膜炎、特應性結膜炎及巨乳頭狀結膜炎。尤其是春季過敏性結膜炎較為常見,花粉顆粒明顯增多且彌漫在空氣中,防不勝防。
過敏性結膜炎會經常出現流淚、灼熱感、畏光、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明顯、眼睛有異物感等。多數人會同時合并過敏性鼻炎,表現為打噴嚏、鼻塞不適。緩解春季過敏性結膜炎首先要減少過敏原的接觸,盡量少去這些物質產生的場所??蛇m當進行冷敷、溫敷??焖倬徑獍Y狀可用抗組胺藥,若合并眼分泌物多,可合用抗炎的眼藥水。如果抗組胺藥物控制不住病情,可加用典必殊等激素類藥物。激素類藥物使用時要密切隨訪,定期咨詢醫生。
鼻子→正是鼻炎高發時
患者一到春天就變鼻涕蟲,來咨詢時會覺得一定是鼻炎。其實,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現流鼻涕的癥狀。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黨華:可以從鼻涕的狀態來判斷可能存在的鼻部疾病。
清水一樣的透明鼻涕 無色透明的清鼻涕,可能是感冒早期或者是過敏性鼻炎。感冒早期,一般為清水樣并伴有嚴重鼻塞。當打噴嚏、流清水鼻涕的癥狀持續超過一周還沒有緩解,就該警惕過敏性鼻炎。
黃色、綠色的膿性鼻涕 有病菌感染,感冒加重或提示有化膿性鼻竇炎。如果發現鼻涕還有異味,可能是膿性鼻竇炎導致的,建議先去醫院檢查清楚,可以做個鼻內鏡檢查或鼻竇CT確診。
鼻涕帶血 鼻炎發作時,用力擤鼻或擤鼻方式不正確,會引起鼻腔黏膜充血破裂出血,可以服金銀花、菊花、麥冬等加以預防。
耳朵→多少瘙癢耳道中
一位患者長期耳朵癢,經檢查發現是耳道里長了霉菌。
上海新華醫院聽力眩暈中心主任醫師張青:長期耳朵癢不要覺得是小事,很可能是真菌感染了。專業的叫法為外耳道真菌病。輕者可無癥狀或者僅有外耳道不適,耳道瘙癢是最常見的癥狀。真菌感染可致大量分泌物覆蓋外耳道或鼓膜表面,甚至阻塞外耳道,導致耳部悶脹感,甚至出現聽力下降、耳鳴。因真菌的侵蝕破壞還可能導致外耳道皮膚和鼓膜的潰瘍、腫脹,出現耳痛。有些還會伴有細菌感染,出現耳道流膿、耳痛。
出現外耳道瘙癢、悶脹感、疼痛、流膿及聽力下降等情況應盡快到耳鼻喉科進行診斷。
咽喉→莫名疼痛關不住
患者問:“最近莫名其妙咽喉痛,就連吞口唾沫喉嚨都疼,難道是感冒了?”這種情況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陳世波:“亞甲炎”是種由病毒感染所誘發的甲狀腺變態反應性炎癥?;颊甙l病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通常在發病前2~8周),如發熱、咽痛、畏寒等,當成感冒、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結果往往治療效果不佳。
亞甲炎在夏、秋季高發,尤其是夏季;典型的表現為甲狀腺劇痛,甲狀腺在脖子前面,因此很多患者口述自己“脖子痛”,吞咽或轉動頭部時疼痛加劇,并伴有全身不適、乏力等;患者可有發燒癥狀,體溫可達到38℃~39℃之間,很少有超過39℃;約超過半數以上患者會出現甲亢的表現,如怕熱、心慌、手抖及多汗等。
皮膚→人面桃花相映紅
上周末天氣好,小玲和朋友去春游。晚上回來,她臉上身上起了一個個紅紅的大小不等的疙瘩,渾身瘙癢,難以入睡。第二天來醫院,醫生詳細詢問了病史并做了檢查,診斷為過敏性皮炎,過敏原正是“陽光”。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明:春天就要開始防曬。春季皮炎是種光感性皮膚病,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皮膚對陽光中紫外線過敏。冬季陽光的紫外線含量最低,到春天來臨時紫外線含量驟然升高,人們難以適應,一旦受到強紫外線照射,即可引起皮扶損傷而發生皮炎。春天又是外出踏青旅游的旺季,如不注意防曬,會加重或誘發皮炎。
患過春季皮炎的人,每逢春天來臨之際,外出旅游要注意面部保護,例如戴上寬邊帽或打遮陽傘,戴深色防護鏡,亦可使用護膚劑。另外,泥螺、莧菜、薺菜、萵苣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質較多,故應少吃。一些藥物如磺胺、四環素、非那根等藥物長期使用也會使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升高,故應避免長期服用。
摘自《健康時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