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系統總結了“十三五”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成效,分析了新階段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發展目標,對“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作出總體部署。
《規劃》強調,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著力提標準、防風險、嚴監管、優機制、強保障,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打牢堅實基礎。提出到2025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到98%,農藥獸藥殘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總數達到1.5萬項,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登記數量增至7萬個。
《規劃》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提出了5大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推動構建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推動農產品品質評價,穩步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二是強化風險監測評估。提高風險監測能力和監督抽查效能,深入開展風險評估,強化風險交流和科普宣傳。三是實施全鏈條監管。要凈化產地環境,加強投入品使用和生產過程監管,推進承諾達標上市,深化突出問題治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四是創新監管制度機制。持續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推進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和追溯管理,構建農產品“三品一標”新機制, 推動社會共治。五是強化支撐保障。健全法律制度,強化體系隊伍建設、投入保障和科技支撐。
同時,《規劃》還以專欄形式就農業標準化提升、風險監測能力提升、風險評估能力提升、“陽光農安”試點、農產品“三品一標”提升行動5個方面規劃了17項重點措施。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圍繞《規劃》主要目標,推動各地落實《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持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能力和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加快形成高水平監管、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丁樂坤)
摘自中國農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