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電商平臺,我們打開了線上銷路,品牌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一些外地客戶品嘗我們的臭鱖魚后,甚至主動找到我們,讓我們做他們的供貨商!”每當說起臭鱖魚,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的90后小伙曾宇都滔滔不絕。
臭鱖魚作為有著百年歷史的徽菜傳統菜品,是徽州的地標美食,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搭乘電商“東風”,臭鱖魚不斷改良生產工藝,在保留傳統古法味道的同時,迎合消費者口味,開發多品類融合預制菜,走進了萬千家庭,銷售額不斷被刷新。
體操冠軍網銷臭鱖魚
1993年出生的曾宇是安徽銅陵人,從小練習體操,10歲進入“八一”體操隊,曾獲得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吊環項目冠軍。
2017年,《舌尖上的中國》讓臭鱖魚以及徽菜的知名度飆升。此時已經退役的曾宇敏銳地捕捉到商機,他隨即來到休寧縣,和中國徽菜臭鱖魚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臭鱖魚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韓可軍共同投資開辦了一家臭鱖魚生產工廠。
公司創立后慢慢走上了正軌,銷售額不斷攀升。然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企業受到重創。“當時我們的產品主要供應全國各地的酒店、餐廳,疫情期間,線下銷售額幾乎為零。”曾宇回憶,銷路斷了,但工人工資、冷庫等費用,每個月至少要支出十幾萬元。如何開拓新的銷售渠道,是擺在他面前的最大難題。
曾宇將目光瞄準線上,2020年上半年,他在拼多多開了第一家網店,嘗試線上“突圍”。不懂電商專業知識,曾宇就每天跟著請來的專家邊看邊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半年后,他就將自己的店鋪做到了平臺淡水魚類目的頭部,他也從一名體操冠軍,變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電商專家。
“現在,我們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全年銷售額已達1000多萬元,占公司銷售總額的半壁江山。”曾宇說,他還將擴大生產線,研發新的臭鱖魚產品,爭取將臭鱖魚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
“改秘方”做出億元單品
同為休寧縣人,2012年從北京回鄉創業的吳永學,一直在嘗試改良傳統臭鱖魚制作工藝。
走遍大江南北的他發現,雖然全國各地都開始流行吃徽菜,但是臭鱖魚這道菜卻并不是很受歡迎。“主要是手工腌制出來的味道很不穩定。”為此,他帶著公司的技術人員,用了3年時間,鉆研、創新臭鱖魚的加工制作方法。通過數年的多次試驗,終于制作出肉質Q彈、口感滑嫩、品質穩定的“徽三臭鱖魚”。
經過改良的臭鱖魚一經推出便暢銷全國。2017年,“徽三臭鱖魚”的銷售額突破了億元大關。
2020年,吳永學瞅準線上消費新形勢,果斷招聘人才,組建了一支專業化的電商團隊,開始嘗試電商銷售,很快在拼多多就開了店。沒想到,上線僅14天,就沖到了淡水魚類目銷量、好評雙第一,開店當月銷售額過百萬元。
一條魚帶火“新徽菜”
然而,“觸網”兩年的吳永學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銷量穩定住了,但是怎么也漲不上去。”他意識到,網銷臭鱖魚不能只是在一條魚上下功夫,要推出更多種類的“預制菜”。
為適應線上消費者習慣,吳永學找到專家開始研發新產品。“有各大菜系和臭鱖魚結合的融合菜,比如說佛跳墻臭鱖魚,鮑魚臭鱖魚等。”他介紹,甚至他還用魚泡研制出了開盒即食的小零食,“這些產品很快就會在網上開賣,一定會成為爆款。”
“我們一直致力于讓‘新徽菜’走進千家萬戶。”拼多多“尋鮮中國——多多好農貨”項目負責人介紹,他們將以“嘗鮮直播”等方式,向平臺用戶介紹安徽的“好農貨”?;顒悠陂g,拼多多將堅持農產品“零傭金”以及“拼購+產地直發”的模式,并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進行資源傾斜。
“全縣農產品網銷額約2個億,其中臭鱖魚銷售占比20%以上。”在休寧縣科技商務經濟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廖麗霞看來,近年來,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帶動下,當地的臭鱖魚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未來發展可期。
(王逸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