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新聞,一男子在京轉機途中接到領導短信,為了不誤事,特意改簽了航班,待在航站樓四處籌錢。幾個小時后,男子意識到可能被騙時,已經給對方轉款200多萬元。機場警方接到報案后采取緊急止付措施,為男子挽回損失100萬元。同時警方開展對犯罪行為的打擊行動,兩名涉案賬戶的開卡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一條短信 加領導QQ號 還在視頻中看到“他”
受騙的王東(化名)是一名生意人,生活工作在外地。案發時,王東正乘飛機前往海口,中途在北京轉機。
候機期間,王東收到一條短信:“我是老于(化名),這是我的生活號碼,不是工作內容聯系,就用這個號。”老于是與王東相熟的一位領導,正好這段時間王東有事求助于他,趕緊回復“收到”。緊接著,對方詢問王東有沒有QQ號,提出加QQ聯系。感覺對方短信里說得似乎有些道理,王東沒多想,遂按照指示添加了QQ號。
很快,手機響起,王東低頭一看,是領導用QQ打來的視頻電話。電話接通后,王東隔著屏幕看到,正是老于本人,他趕緊寒暄了幾句。“我這邊來人了,先掛了吧,咱們用文字聊。”老于那邊似乎有點兒忙,沒說兩句就掛斷了電話。
直到此時,王東絲毫沒懷疑跟他聯系的就是領導老于,在回復領導“指示”時也更加畢恭畢敬,有求必應。為了不誤事,王東甚至取消了即將登機的航班,把起飛時間改簽到了晚上,特意空出時間,讓手機信號保持暢通。
一個騙局 四處籌錢 一下午轉過去200多萬
過了一會兒,老于又打來了電話。“這兩天家里做生意需要用錢,我不方便直接打款,你看手頭是否方便,先幫我墊上,我再轉錢給你。”老于向王東提出請求,開口就要158萬。王東有些為難,他手頭沒有這么多流動資金。但老于給王東發來一張銀行匯單,顯示他已經把錢匯到了王東的戶頭。但王東并沒有收到銀行的轉賬提醒,老于解釋說錢已經轉過去,系統可能有“延遲”。
王東不敢怠慢,加緊聯系親戚、朋友,四處拆借出158萬,分幾筆打入老于指定的賬戶。很快,老于又說錢不夠,還需要135萬,王東東拼西湊又給老于轉去80萬元。就這樣,王東推遲航班,在航站樓待了一個下午,四處籌錢,總計轉出去200多萬元。
然而,老于打給王東的錢卻遲遲沒有到賬,他還一個勁兒地讓王東繼續轉錢,王東終于心生疑慮,大著膽子撥通了老于秘書的電話。真相如冷水澆頭,王東被告知領導未曾聯系過他,也不曾借款:“你是不是被人騙了?”
王東緊急報案后,首都機場警務對接收王東轉賬的四個賬戶進行了緊急止付操作,將賬戶鎖死。在詳細了解王東的被騙過程及逐筆匯款情況后,警方讓銀行凍結了賬戶內剩余的100萬元。
騙子新招:使用了“AI換臉”
民警指出,從受害人的受騙過程可以推斷出,王東和真正的老于之中,至少有一個人的聊天信息遭到了泄露,被詐騙團伙掌握,從而實施了“精準”詐騙。其次,犯罪分子使用了QQ視頻通話,從王東看到的人像分析,對方應該使用了AI換臉技術,因擔心長時間使用會被發現破綻,所以對方只是一晃而過,但這足以讓王東產生了“先入為主”的心理。
民警表示,這起案件中,犯罪分子正是在‘我是領導’的傳統騙局的基礎上疊加了‘精準詐騙+AI換臉’的技術手段,使得騙術更加具有迷惑性。
目前已被警方抓獲的兩名嫌疑人都是處在犯罪鏈條最末端的“卡農”,他們用自己的名義開辦電話卡、銀行卡,然后出租、出售、出借給他人牟利。兩名嫌疑人中的苗某剛剛大學畢業,還沒找到工作,便通過所謂的“網絡兼職”出借了自己的銀行卡和手機號,借出去4天賺了1200元就被抓了。目前警方仍在梳理線索,進一步向上游犯罪進行追查。
民警提示:防范 “熟人”“領導”好友慎加
在網絡社交平臺、電話、短信等途徑,遇到自稱“熟人”“領導”添加好友、博取信任時,一定要多方核實對方身份,即便視頻通過話也不要輕信。尤其涉及銀行轉賬匯款時,要牢記“三不一多”: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
(張 蕾)
摘自《北京晚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