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體質”并非天生就有,大多為后天一些因素導致。擺脫“結節體質”要改掉這些習慣。
1.易怒愛生氣。身體結節是氣出來的。人會遇到很多變故和矛盾,各種壓力聚在一起,氣就不那么順暢了,老是開心不起來,這就是肝氣郁結。上海市中醫醫院腫瘤五科主任朱為康建議適當地休閑娛樂、適時跟大自然接觸,或外出走走等活動,對疏解肝氣都有好處。
2.給自己壓力。朱為康醫生表示,容易長甲狀腺結節等的人群,相對來說可能是完美主義者,工作認真程度高,自身壓力大。
3. 貪涼吃得涼。廣西南寧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鐘春表示,炎熱季節不宜過多吃一些生冷寒涼的瓜果及冷飲,以免影響脾胃運化,而釀濕生痰。
4. 吃得太油膩。鐘春醫生表示,注意少食油膩的食物或甜食,不要吃過多不好消化的食物,減輕腸胃的負擔,幫助脾胃運化。
5. 不注意防寒。寒為陰邪,其致病容易耗傷人體陽氣,且多造成氣血凝結、阻滯不通,而形成各種瘀堵結節。注意防寒保暖,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6. 不關注體重。朱為康醫生表示,中醫認為“瘦人火多,肥人濕多”,即肥胖者濕氣較重,瘦的人容易上火。BMI(體重指數)高、較為肥胖的人檢出甲狀腺結節等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7. 常睡眠不足。據朱為康醫生介紹,按照現代醫學的統計,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得甲狀腺結節等的概率更高。該睡覺的時候就應睡覺,該起來活動就起來活動,要遵循自然界規律。
8. 經常不運動。避免長時間的久臥、久坐,否則會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通過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將痰濕排出體外,有助于脾功能的恢復,起到理氣健脾的作用。
身體內大部分結節是與我們和平共處的,在醫生的指導下密切隨訪,定期復查即可。在隨訪過程中,結節一旦出現尺寸迅速變大、形狀不規則、血流增多、邊緣模糊等情況,提示結節有惡變風險,應進一步到相關專科由專家進行評估處理。
摘自《健康時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