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立春的那一天,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一片雪花”,還記憶猶新。而今,農歷癸卯兔年的第一個立春又悄然而至。有趣的是,今年有兩個“立春”。
“一年兩個春,黃土變成金。”農歷癸卯兔年因“閏二月”的緣故,全年共有384天,使得這個兔年出現了兩個“立春”,也就是農民常說的“一年兩頭春”,也稱“雙春年”。上一個雙春年出現在2020年,而下一個雙春年將會在2025年到來。關于雙春年,民間說法眾多,如“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這些民諺寄托了農民朋友對于“五谷豐登”的美好期許。
人勤春來早,若要黃土變成“金”,除了農業支持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更離不開農民的辛勤勞作。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率不斷提高,無人機、5G、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播種、育苗、施肥等方面不斷有新的突破,各類新型“種地”技術,正在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未來,面對蓬勃發展的新農村,將會有更多高素質農民走進農業天地,學會新技能,掌握新技術,投身于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之中。
對于中國人來講,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是一個寄托希望的節氣。對于莊稼人來說,它是一年農事的開端,也是播撒豐收的季節。
目前,全國由南向北陸續進入春耕備耕的大忙季節,放眼望去,一幅幅春和景明的春耕畫卷正在生機勃勃的土地上鋪就開來。在這個金子般的立春時節,讓我們共同播灑汗水,讓春天的氣息在廣袤田野間蕩漾,讓豐收的希望在鮮活土地上蓬勃生長。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