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2023年春小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時間:2023-09-12 14:18:29 來源:農民文摘 作者: 字號:【

  針對春季墑情和氣候特點,春小麥生產要重點提高播種質量、培育壯苗,強化田間管理和抗旱減災,努力奪取豐產豐收。

  一、精細播種,適期早播

  牢固樹立“七分種、三分管”的理念,爭取實現一播全苗、苗勻苗壯,群體數量適宜。播種要求下種均勻、深淺和行距一致、不缺苗斷垅、不重播漏播、四角種到,蓋土嚴實、防止浮籽。

  (一)播量確定。春小麥分蘗期短,分蘗成穗率低,獲得高產主要依靠主莖成穗。按照“以田定產、以產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原則,根據產量目標、品種特性、千粒重、發芽率、出苗率、分蘗成穗率,結合播期早晚、地力水平、水肥條件等情況計算播量。一般旱地畝保苗40~50萬、水澆地畝保苗35~45萬。

  (二)精量條播。采用機械播種,禁止撒播,灌區提倡采取寬幅精播、寬窄行播種等技術。氣候和降水不穩定的旱地麥區,可采取半精量播種,以防缺苗。

  (三)適期早播。春小麥提倡適期早播。當氣溫穩定通過0℃、土壤化凍5厘米即可播種。新疆和東北春播前積雪較厚的地區,可提前機械破壞雪層,促進化雪,盡早播種。播種深度視土壤墑情確定,灌區一般3~5厘米,旱地和墑情差地塊可適當深播,但播深一般不超過7厘米。旱地播前干土層若超過5厘米,可在播前一周先用輕滾鎮壓提墑后再播種;若干土層超過10厘米,需采取深種淺蓋播種法,即先開溝、后播種,種在濕土層,播后留淺溝,順溝覆土3厘米左右。

  二、合理肥水,防治病蟲

  (一)施肥技術

  確定總施肥量。全生育期總施肥量應根據目標產量、播前土壤基礎肥力、肥料當年利用率來確定。

  施足基肥。春小麥生育期短,施足基肥是穩產豐產的基礎?;室擞谇锬┙Y合耕作整地盡早施入,也可在春播時采用大型復合作業機械將肥料和種子分層施入,化肥應施在種子下方1.0~1.5厘米,以防腐蝕種子。旱地追肥困難,建議結合播前整地或播種,一次性將所有肥料做基肥施入;灌區強調氮肥后移,除全部有機肥、磷肥和鉀肥做基肥外,50%的氮肥做基肥施入,其余50%作追肥施入;滴灌區春小麥可適當加大氮肥做基肥的施用比例,將70%以上的氮肥和鉀肥、全部磷肥作基肥。

  科學追肥。灌區春小麥在2葉1心至拔節期結合灌水進行第一次追肥,按照前期重追原則,追肥量可占氮肥總追肥量的70%左右;第二次追肥在抽穗至開花期結合灌水進行,追肥量占氮肥總追肥量的30%左右。追肥要看田、看地、看長勢,對葉色深綠、有倒伏傾向的旺苗麥田,可推遲追肥時間或不再追肥。旱地小麥若出現黃苗、弱苗和受凍癥狀,可結合降水適當每畝補追純氮2 公斤左右。

  (二)灌水技術

  灌底墑水。入冬后土壤夜凍晝消時灌底墑水。若前茬為小麥秸稈還田,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灌底墑水,以便加速秸稈腐解。冬季底墑水要灌足灌透,畝灌溉量一般70~100方,土壤相對含水量70%~75%為宜。

  生育期灌水。春小麥全生育期一般灌溉3~4次。第一次灌水在拔節期進行,畝灌水50~70方;第二次灌水在抽穗期進行,畝灌水40~50方;第三次灌水在花后20 天灌漿盛期進行,畝灌水30~40方。干熱風危害嚴重的地區,在干熱風來臨前2~3天,可淺澆一次“洗臉水”,畝灌水20方左右。生育期灌溉要視情況及時調整,若遇降雨或有倒伏和貪青趨勢的麥田,可推遲澆水或不澆水;后期大風天氣不可澆水;氣溫過高、土壤失墑快時,可適當提前澆水。表層10 厘米土壤相對含水量若低于50%,可在春播前10~15天補充灌溉,畝灌水30~40方。滴灌區春小麥生育期滴灌7~9次,灌水周期8~15天,高溫季節可縮短滴灌間隔期,適當加大拔節至開花期間的滴灌量。

  (三)中耕鎮壓

  入冬后地表有裂縫應及時耙耱、彌補裂縫;春播后若出現板結,要及時通過耙耱破除板結和放苗。鎮壓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根系發育,起到抗旱保墑壯稈作用,提高抗逆性及產量。播后視土壤水分狀況在小麥3-5葉期及時鎮壓1~2次,嚴禁濕壓。

  旱地麥田在拔節前中耕1次,有利于保墑和促進麥苗生長;對分蘗過多麥田,中耕深鋤3~5 厘米,損傷部分表層根系,促進根系下扎,控制地上部生長。中耕結合人工除草進行,若雜草較多,可進行化學除草。春小麥4-5葉期為雜草最佳防控時機,過早防治雜草沒有出齊,5葉拔節后再防治易傷苗減產和發生藥害。

  (四)病蟲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通過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種子包衣、科學施肥、加強管理等措施,創造有利于小麥生長的良好環境,降低病蟲發生風險。病害防控以小麥條銹病、白粉病、黑穗病、根腐病、赤霉病等為重點,蟲害以蚜蟲、吸漿蟲、紅蜘蛛、皮薊馬、粘蟲為重點,優先采取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達到綠色優質高效的標準。

  (五)防災減損

  東北春麥區重點做好春旱、夏旱、干熱風等災害預防,西北地區干旱、“倒春寒”、干熱風等頻發且嚴重,尤其在小麥返青拔節期季節性干旱突出,要保證土壤適宜水分,偏旱麥田適時灌溉。對群體過大、生長過旺、有倒伏危險的麥田,可在拔節初期噴施壯豐安等預防倒伏,穗后進行1~2次“一噴三防”,間隔7~10天,可達到防病蟲、防干熱風、防早衰、增粒重的目的。加強監測預報,在干熱風來臨前,及時葉面噴灑萘乙酸、磷酸二氫鉀等溶液,可一定程度預防干熱風,減輕災害損失。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最近,農業農村部再次召開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控工作推進落實視頻會。要求各地要把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控作為抓好當前夏糧生產工作的大事要事,掛圖作戰、督戰督辦,在責任、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協同發力,確保把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

  一是抓責任落實。提高政治站位,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層層壓實防控屬地責任,加強防控工作組織領導,對發生情況、防控進度、資金投入等要實行日調度并通報督促。

  二是抓資金落實。用好中央已下撥的病蟲防控資金,特事特辦、急事急辦,抓好防控資金落實,確保時節到、作業到、資金到。

  三是抓專業服務。要全面摸清統防統治組織和高效植保機械情況,創新購買服務方式,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提高防控效果和效率,確保噴防作業全覆蓋。

  四是抓指導服務。要落實包保機制,及時派出防控技術指導組和科技小分隊,幫助農民抓住防控“窗口期”落實好防控措施,確保小麥條銹病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赤霉病病粒率控制在2%以內。

  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