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了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能力建設推進工作視頻會,啟動部署2023年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穩糧保供”專項行動。針對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和作用發揮等問題,農業農村部法規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答。
問:請問為什么要成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
答:農業領域執法監管一直都是農業部門的職責任務。改革開放初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部門職能加快轉變,執法監管任務不斷增加,涵蓋了種子、農藥、獸藥、飼料、農機、動植物檢疫防疫、農產品質量安全、漁政等多個領域,多年來,地方尤其是縣級農業部門內部多頭分散執法,影響執法效果。
為適應發展市場經濟、建設法治政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對加強農業執法的要求,提高執法專業化、規范化水平,一些地方也先后在農業部門內部開展了綜合執法試點,取得了一定效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依法行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綜合執法,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整合組建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文化市場、市場監管5支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農業農村部指導地方,按照一個部門原則上一支執法隊伍的要求,將原分散在地方農業農村部門內設機構和所屬單位的行政執法職能整合起來,組建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以農業農村部門的名義統一執法。除沿海、內陸大江大湖和邊境交界等少數漁業執法任務較重的地方,繼續在農業農村部門內設置相對獨立的漁政執法隊伍外,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基本實現一支隊伍執法。按照中央的要求,這支隊伍的編制都來源于原來承擔執法職責的機構和單位。截至2022年底,市縣兩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已按要求組建完成。
問:近期網絡上有人把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稱作“農管”,說“農管”對農村的事什么都管。請問農業綜合執法隊伍主要工作內容是什么?
答:可以明確的是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并不是什么都管,而是有明確的執法邊界的。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印發了《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各地也結合實際制定了相應的目錄,對執法事項實行清單管理,要求“法無授權不可為”。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的職責使命主要是打擊假冒偽劣種子、農藥、獸藥等侵農害農違法行為,不會干擾農民正常生產生活。網上有的帖子提到的“禁止房前屋后種瓜種菜”等,并不屬于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范圍。
按照法定職責,各級執法隊伍緊盯春耕備耕、三夏生產、秋冬種等重點時點,圍繞品種權保護、農資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檢疫等重點領域、重點專項加大執法力度,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充分發揮了執法的護農促振興作用。
問:農業執法事關農民切身利益,如何建好管好執法隊伍,確保規范執法?
答: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以來,我們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礎上,大力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要求執法人員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實現依法護農、依法興農。
一是規范執法程序。制訂農業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施方案,制定發布《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農業行政執法文書制作規范》及基本文書格式,細化了農業行政處罰從立案、調查取證、查封扣押到送達執行的程序規則,明確了農業行政執法文書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制作要求,切實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制定印發《規范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辦法》,各地也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完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
二是約束執法行為。制定完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有關規定辦法,細化執法機構和人員管理要求、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強化執法監督,約束執法人員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執法職責;地方農業農村部門也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執法制度機制,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組織體系,細化行刑銜接標準和程序等,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三是強化執法服務。對于農民群眾關心關注、反映強烈、利益攸關的嚴重違法行為,必須重拳出擊;對于小農戶、農民合作社、涉農小微企業等主體的輕微違法行為,要適當本著包容審慎的原則,更多采取勸導、警示、糾正等柔性執法方式;對首次輕微違法的,要探索建立免罰清單。對于農民利益受損的,不能只對違法行為人處罰了事,要主動搞好損害賠償調解,盡可能幫助他們挽回損失。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